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原来这倒是件比始乱终弃更恶劣的事啊 (第2/2页)
花开,暗香浮动。然而此时正是深秋,花苞仍在为冬日酝酿,此时前来只能看见一片萧瑟景象。 郭嘉此刻在的亭子,冬日恰好能赏到满眼红梅。荀彧记得郭嘉幼时也不见得多爱这花,但不知何时起,只要郭嘉冬日来荀府拜访必会来这里,若是红梅花开,甚至会温上一壶酒,一呆便是半日。 他让侍者在远处等候,想了想,又唤一侍者下山取两盏灯来,尔后便向着亭子走去。于亭子里看到郭嘉时,发现他正靠着栏杆,抬眼看那些光秃秃的梅枝。 秋风此刻还不甚冷,于是荀彧索性坐下。 听到身旁有声响,郭嘉转过头来,荀彧见他眼角发红,想来泪刚止住不久。 他只在郭嘉幼时见这小孩因顽劣而被长辈教训而落泪,奈何长大后的郭嘉放浪形骸得光明正大,许久前便让郭家长辈都不知如何教训了。如今看郭嘉如此情态,他居然莫名感觉很是新鲜。 而想到是让郭嘉哭的居然是贾诩,便更觉着有趣了。毕竟以往只有反过来郭嘉把贾诩气得眼泪在眼眶打转的份。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叹气。先前见识过有子女的同窗被哇哇大哭的稚子弄得焦头烂额,而如今自己面对两个年岁均及冠的、被外界盛赞计深虑远的两位有才之士,荀彧却平白觉得兴许还是满地乱爬的孩童更好相与些。 “...学长,我真那么混蛋吗?”白白吹了会风,太阳几乎落下山时,荀彧终于听到郭嘉张口了。 荀彧并未回答,只问道,“你二人,是何时开始的? 郭嘉听得一愣,并没想到过荀彧会问这个问题。 荀彧语气淡淡,听上去甚是平稳。他也并未刻意使语气温和,毕竟奉孝自小受他管教,听到他是如此语气便该知道他生气了。 “...初次应当是..”郭嘉一向能言善辩,如今却如年幼还好管束时一般,老老实实地垂首回答,“...四年前。” 四年前。荀彧沉沉往胸腹吸了口气,压下心中火气。“那时你与文和,应当才入学一年。” “...是。” 好啊,真好啊。荀彧想起了四年前的文和,那时才十五岁的文和应当身形还未全长开,时常板起的小脸上总是写满了认真,头发衣冠总是一丝不苟,好学乖巧还听话....而四年前郭奉孝是个什么死样子他自然是知道的。 作为荀府大公子,荀彧早已不屑去用神色声音去彰显威严了,但此刻他忍不住板起了脸,严厉道,“你们一早便定情,而这些年你却依然寻常便出入歌楼。” 而他在那几年居然还时常劳烦文和去歌楼逮奉孝! “...学长你等等等等,我与文和并未定情。”郭嘉愣了愣,一双桃花眼里是真心实意的不解。见学长要来揪他耳朵,他急忙躲闪,“真的!” 见他辩解,荀彧只觉额头青筋直跳。原来这倒是件比始乱终弃更恶劣的事啊。 “所以,你一早便与文和行过周公之礼,尔后却不与他定情,照常出入歌楼,如此这般四年,”荀彧用尽修养压下暴躁,缓慢说道,“甚至,如今文和腹中有了你的子嗣,你居然都只是轻描淡写让他滑胎。” 荀彧每说一句,郭嘉便不由得往后退一分,连平时松垮着的衣袍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自己拉扯整齐了。 “郭奉孝!你真的是....好生无耻!”向来温润的文若公子忍不住重重将手拍在了凉亭栏杆上,木制结构被他拍得吱嘎一声巨响,“我搞不懂你到底给文和灌了什么迷魂汤!让他这么多年由着你胡来!” 郭嘉面上不显,但许久未被荀彧管教如今骤然面对向来秀如玉竹的学长的另外样子,其实他内里已怂得跟鹌鹑一样了——显然荀彧明面上是拍栏杆,但实则想打的是他的脑袋! “如今你居然还问我你是不是混蛋!”荀彧火气正盛,起身便是一通怒斥,“你大可细想你以往所作所为,看看是不是对得起文和!”他板起脸来斥责郭嘉,“文和方才倒是没说错。想来你待他如此刻薄,枉他多年情意,对他而言,你如何不是冷血无情之人!!” 郭嘉一滞,有些泛着苍白病态的脸上表情失了一瞬,转脸却哂笑道,“哈,学长说,文和对我有情意?...但方才学长也听到了,他厌我至极,怎会对我有情呢...” 见郭嘉虽面上模样轻松但眼神躲闪,荀彧简直要被气到发笑了,“郭奉孝,旁人眼中的你可是多情得很呢,那他们可知道你视如此一份真心于无物?” 郭嘉张了张嘴,似是想说什么,但忽然这念头便被一种熟悉的,想避而不谈的冲动给遮掩住了。“学长,别说了。”郭嘉没来由地想抽一口烟,但发觉烟管却留在山下了。哑然道,“文和与我并未有情,若他因我行为不端而厌我,那便是更好不过了....” 荀彧冷笑,似是不打算放过他,“郭奉孝,你告诉我,若文和对你全无情愫,怎会任由你如此对他数年?怎会虽不认同你的计划,但依然甘愿为它去壶关送死?”看着郭嘉依旧眼神躲闪,或是飘向夕阳或是飘向梅林,荀彧顿觉恨铁不成钢,怒道,“文和心地赤诚,虽不曾言,但行为已足够让他心意如明镜了。”他深深地看了眼郭嘉,“你也不是什么愚钝之人,我不信对此全然都视而不见。” 郭嘉仿佛忽然又觉得凉亭屋顶的彩绘甚是好看了,只歪靠在栏杆上,仰着头,眼神放空。 荀彧收住了怒,慢条斯理地将袖口收拢整齐,淡然的眼风扫过郭嘉。“奉孝,你以为我真不知道你为何整日醉生梦死吗。” 郭嘉身体骤然僵硬,仿佛心跳都停了一瞬,尔后又放松下来,缓慢将头颅回正,对上了荀彧的眼睛。荀彧眼睛微眯,郭嘉从小就怵他的这种目光,这目光总是让他感觉自己是透明的。 “....学长既知道,就别插手我和小古板的事了。”郭嘉像是无所谓地转头,“如今这样便很好,纵使他曾经对我有情,如今也已厌我至极,而我也无意与他定情。”他没骨头似的侧躺在栏杆上,侧过脸朝荀彧笑道,“小古板做事一板一眼的,待情感之事怕不是也认真得很,特没劲,可别这辈子吊死在我这棵短命鬼树上....” 他的声音轻飘飘的,越来越小,仿佛马上就要消散在秋风中。 荀彧不为所动,一挑眉,逼近郭嘉。 “若是往日,你说胡话我必会罚你抄经。”他俯视着郭嘉,盯着那双内里似是空空的眼睛。“奉孝,你自龆年便知自己天命逝于壮年,于是便早早秉烛夜游。”他的声音如寻常一般温润如玉,好似与方才发怒的并非一人。 但那声音却是如一把刀一般,正剔着一烂疮里的腐rou,直让郭嘉不适。“学长,别说了..”他喃喃道。 “奉孝既信天命不可改,那我便问了。”他似笑非笑,把话说得清晰而又缓慢。 “奉孝告诉我,如今文和的境遇,究竟是因为奉孝信的,所谓已定的天命,还是说.....是因为奉孝你一人之私心?” 一双狐狸眼紧紧盯着郭嘉的眼睛,满意地看到那双桃花眼里瞳孔骤然紧缩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