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代号鸢|嘉诩|生子】郭嘉欠了贾诩一条人命,后来成了两条_原来这倒是件比始乱终弃更恶劣的事啊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原来这倒是件比始乱终弃更恶劣的事啊 (第1/2页)

    贾诩转头,身旁学长正担忧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荀彧从前至多只见过二人互相冷嘲热讽地挤兑,遇到这种真心实意的僵硬气氛还是头一遭。更何况是少有地见一向坚韧的贾诩居然今日第二次落了泪,一时间居然不知该如何出言安慰,便只袖中掏出香帕给贾诩擦眼泪。

    “学长,三日已过,我若现在去壶关,可还来得及?”贾诩拉住荀彧的衣袖,红玛瑙般的眼里盛着恳切。眼泪被他强令自己止住了,只留眼角余红。

    荀彧摸了摸贾诩的头,并未即刻回答,看着贾诩哭红的眼睛,又想到方才见奉孝好似也落泪了,更别提文和腹中还....想到兴许是自己让这二人有了这么段孽缘,他竟有些许内疚,叹息道,“我方才已传了膳,先用膳吧。”便唤人将餐食端了进来。食盒打开,尽是些滋补的清淡菜肴。

    在方才经历了大变故情绪骤然波动后,贾诩竟没来由想念凉州菜了。与家人许久未通信,也不知如今的西凉怎样。他眼睫低垂,神色有些黯然。

    荀彧注意到了贾诩的神情,并未问什么,只是陪他用膳,也不拘泥于什么食不言的礼仪了,边给贾诩夹菜边与他细说计划终止始末。

    奉孝与文和,在他心里早已是如家里族亲兄弟一般重要。他不忍见二人有嫌隙。

    荀彧声音温润,将始末娓娓道来,言之也是有理有据,贾诩虽看上去依然怏怏,但听下去后确实也被说服了。

    数日来,他心窍已全然被“去壶关,杀董卓”给占据,也从未想过今后之事,毕竟壶关几日便是弃子的陨期,他也不需想太多。而若是顺着董卓身亡而推演,董卓骤然亡故,各地怕是会纷争更起,那时众生要面对的便必然会是一个更残酷的世间。

    这绝不是值得他拿命去换的。

    贾诩沉默。他若可以为了铁蹄下生灵去杀董卓,自然也可以因为同样的原因不去杀。

    况且.....他的手无意识地覆在小腹上,神色复杂。

    眼下又有一件新的要紧事了。他曾是郭奉孝的弃子,又因对方反悔而得活,昏睡时的梦中也是一个负了他半生让他心凉的郭奉孝,醒来后得知他的腹中又留了郭奉孝造的孽....

    郭奉孝,怎么全然是讨厌的郭奉孝。他如今恨他恨得牙根痒痒,但还是得因他而被迫另作一些打算。

    “学长,贾诩反复思量,”贾诩抬眼看向荀彧,眼神坚定,“还是想尽力保下这个孩子。”

    他天真地想,哪怕单纯是为了听这孩子说一句“郭奉孝死了”,他也甘愿去受这生育之苦。

    反正与那混账桥归桥路归路后,他贾文和就是这孩子唯一的父亲,跟郭奉孝没有半点关系。

    因为不知道贾诩到底做出了怎样的思量,荀彧并未多言,只点头道,“若文和心意已决,那便安心休养吧。荀府常年有乳娘带荀氏子弟,若孩子生下来后文和无力照顾,刚好也帮得上忙。”顿了顿,荀彧还是继续说,“若有一天后悔,倒也不必着急,届时我会让大夫尽力而为。”

    荀彧那后一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,贾诩低垂眼帘,半晌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毕竟他自己也无法保证未来会有何想法。

    但对一直住在荀府他还是有些犹豫的。毕竟先前只是在荀府小住,而颖川至西凉路遥,如今他情况又复杂,回贾家自然是不便的。若是长居颖川,总不好一直住在荀府,于是便提了想在周遭盘一处房产好常住。

    听了他的考量后荀彧只笑着摇头,“我颖川荀氏虽不比袁氏四世三公,但也是世家,平时所养门客已众多,哪里会觉得友人常住叨扰?况且,”荀彧的眼睛眯了一眯,“你与奉孝同是辟雍学子,且几年来各处游历献策,已小有名声。若未来仍要做军师谋士,家眷便是把柄。”

    “文和,你需知晓,此子之事尽量少为人所知,避免平白受钳制。”

    贾诩一凛。确实,从古至今,拿亲眷当人质的事向来不在少数,况且如今世道正乱,不少地方甚至易子而食...

    不过学长说的倒是中他心思了,他也并未打算将孩子公开。

    原因倒不是因为担心因孩子而掣肘,只是如今民众大都信怪力乱神,他是担心自己的安危——阴阳同体甚至产子,怕不是在一些人眼中已经是妖物了。

    父母十几年来用尽手段替他遮掩得很好。他还想活得长久些,去尽力平这世道,或以天下为棋盘搅弄风云。

    因此绝对不能前功尽弃。

    贾诩突然又恨起郭奉孝了,起先无端拿他取乐,却不知贾诩总是心惊胆战的——毕竟若是他们的事情暴露,或者这混账哪日醉了酒多说了话,郭奉孝顶多会被议论几句风流无状,居然把手伸向同窗;而他贾文和是真有可能会死的。

    他不明白自己怎么会鬼迷了心窍,当初会放任郭嘉“好奇”,甚至一直往后至今四年。

    也罢,他既已决定与郭嘉死生异路,只希望这厮能依然守那四年前的诺言,醉死也别说出他的秘密。否则若他因此被当妖物处死,必先扒了郭奉孝的皮。

    “荀府有豢养府兵,未来孩子安危便是无事的,”荀彧并未注意到贾诩长睫下一闪而过的恼恨,只专注思索,掂起杯喝了口茶,“若月龄过大遮掩不住,荀府虽然大,但人多眼杂,难防不会有人到这处院落....好在我在颖川另有一处别院,清幽少人,寻常也有侍者侍卫。”

    虽然荀彧没说完,贾诩还是懂了他的意思,“那届时...那便劳烦学长了。”

    荀彧微微颔首,叹了口气,道,“小事罢了。况且....是我当年将你与奉孝安排一处的,这孩子也合该有我一分责任。文和只好生修养便是。”

    听学长居然为此认定他自己也有错,贾诩急忙摆手否认。学长向来十全十美,只是郭奉孝这厮过于混蛋了,或者说学长只是不知道郭奉孝居然混账到了如此地步。

    荀彧看向窗外,时间已近夕阳,便起身,“时间不早了,我差人备了浴桶,文和早日歇息。”推门前,荀彧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,于是回头。

    “文和,虽然荒唐,但奉孝自小如此散漫无状,其实是有原因的,”荀彧继续道,“不过原因愚蠢点罢了。若你遇到奉孝说什么胡话,不必往心里去。”

    荀彧的话说得暧昧不明,贾诩一头雾水,他起先以为这是学长在为郭嘉辩解,但学长又说郭奉孝的话可能是胡话,让他不必认真。

    但郭奉孝满嘴鬼话,谁知道他不必对哪句认真?

    未等贾诩发问,荀彧便轻声关上门离开了。

    贾诩心里烦闷,于是控制不住又在榻上默然流了一会眼泪,待到室内学长衣襟上熏香散去才起身,差侍者将浴桶热水搬来,准备听学长的去沐浴歇息了

    另一边,荀彧是在后山的亭子里找到的郭嘉。

    荀彧喜花草,于是荀府的回廊向来是四季移步换景,即使荀父去世荀彧独自掌家,他所居内院也依然有不少盆景花卉都经由他手种植,年首至年末都有花开,郁郁葱葱。

    而荀府的后山...则是半山各色的梅花,冬日里满山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