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76父子初次见面/你好大的口气,但是,本王喜欢 (第2/2页)
筛糠,差点喘不过气昏厥过去。 萧桀见敲打的差不多了,才朗声一笑,抬手将戴知府扶起,意味深长:“本王向来只看结果。如今才五天,米价就恢复原价,这可是大功一件,戴知府应当高兴才是。” 说罢,他拍拍戴知府的肩膀:“将人带来。” 戴知府擦着汗上了角楼,看见傅抱星正盘腿坐在小榻上,浏览着手中的信笺。 表情认真而专注。 这里面备的是路引文牒、族谱过往、旧时趣闻等等,十分详细。 戴知府给他在后院另外准备了厢房,不过傅抱星觉得此处甚合他意,便一直歇在角楼上。 而戴青嵘则是在榻前诵读诗书,读的磕巴了,傅抱星便用又细又长的烟袋在他手背上一敲。 戴青嵘痛的直缩手,脸上还傻呆呆的笑着。 戴知府也顾不上自家缺心眼的傻儿子,急道:“摄政王要见你。” 傅抱星神色微动:“看来他是知道降米价的法子不是你想出来的了。” 戴知府老脸一红,又是讪笑:“我又不擅长此道。” “摄政王有令,不得不从。” 傅抱星抬手将手中的信笺凑到烛火上烧了,只将路引文牒留下,放在枕头下面。 随后摘掉面具。 戴青嵘顿时发怔。 面具下是一张冷峻的脸,五官并不惊艳,只是轮廓线条分外硬朗,眉眼锐利,好似倒悬夜幕下的弯月,散发着锋利的寒意。 奇怪…… 戴青嵘有些词穷。 这样的人……这样气度的人,便是扔在人堆里,也是分外出彩,轻而易举就能吸引众人的目光。 又怎么会去做jianian细呢。 难不成是被迫的? 看多了话本的戴青嵘很容易就胡思乱想起来。 “嘭!” 戴知府在戴青嵘脑袋上狠狠敲了一下,咬牙切齿:“收起你的眼睛,给老子我好好读书!” 傅抱星跟在戴知府身后,一路穿过风雨廊和两处院落,到了前厅。 两人行过礼,又在一旁垂首站了片刻,才等到欣赏字画的摄政王转身。 萧桀并不年轻,但岁月只在他眉间镌刻下一日比一日更重的威严。 他站在那里,尚未开口,光是注视着傅抱星,已经威压积重,声势慑人。 “你就是盛景。” “是。” 傅抱星不卑不亢。 这是戴知府为他准备的身份。 旧时在乡下书院里的同窗独子,因父亲过世前来投奔。 边劳作边读书,有几分才学和身手。 “是你给戴知府出的主意。” “是。” 将米价打下来,并不难。 只不过需要一些魄力,和承压能力。 第一步,张贴一张文书告示。 如实说明粮仓被烧,官府余粮不足,令百姓自行筹备屯粮,再轻描淡写略带一句,责令商家不准哄抬物价,违者必罚。 第二步,私下放出风声。 言明周围几座城池为备战赤江,粮草不得擅动,也无余粮支援丹州城。 那些商贾是何等精明,立即明白这条消息的背后传递的利益价值。这表示直到今年新粮出来之前,丹州城内就只剩下他们手中有粮了。 商贾们自然而然就像闻到rou味的狼一样,一边疯狂去各大乡野县镇收购去年旧粮,一边坐地起价。短短三天时间,城内粮价便从一斗60文铜板疯涨到180文。 第三步,官府出手,处罚商贾。 以先前贴出来的文书告示为证据,便能师出有名,将商贾们手中的粮食没收。除此之外,还狠狠罚款了一笔,并责令他们补缴涨价之后所得收益的应缴税款。 第四步,开仓卖粮。 商贾们从乡野县镇收购来的旧粮众多,完全足够开仓卖粮,撑到今年新粮收割。 新购买者,一律以原价60文一斗的价格,从前购买了高价的也无碍,只要带着购买的凭证前来,以一换三。 事后,再派人私下安抚商贾,同样按照一斗60文的米价折算给商贾。 如此一张一弛,一松一紧,不仅直接打下了粮价,还得到了丹州城的民心,就连商贾也勉强止损,不至于血本无归,含泪咽下苦果。 此四步计划,只有一个纰漏。 1 万一这丹州城的商贾个个遵纪守法,对文书告示的内容严格遵守,不胡乱哄抬。 那么粮价一时半会确实打不下来,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,在市场供需的趋势下良性上涨。 好在傅抱星没高估人性。 利益之下,人人都是赌徒。 “法子不错,很有魄力。” 摄政王审视着他,目光触及傅抱星凌厉冷漠的眉眼,多了一瞬停留。 “城西的牢狱已空,你可有办法将那些逃跑的犯人抓回来?” 傅抱星没有犹豫,立即道:“有,但此法有些极端,且只能抓回七八成。” “好大的口气。”萧桀不见生气,反倒哈哈一笑,“本王喜欢,说来听听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