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五百一十章 观张角治军(二) (第3/3页)
文安县和青云山之後,军中民夫近万人之时。 可当时,虽意识到应该早为冬日做准备,虽一直在找办法,所想到的办法不过是令游骑商队多多采买布料,以囤积物资,而没能想到,麦秸这玩意儿,竟然能做衣服御寒。 见h巾军以草甲御寒,李孟羲忽然想到了其他,据说,美国大萧条之时,人们没钱买柴买布料,不得不把报纸塞衣服里御寒。 报纸塞衣服里,肯定有些保暖作用的,同理,麦秸塞衣服里,也能温暖一些。 简单的往衣服里塞麦秸,肯定不舒服,且麦秸还老是掉,编草甲,竟然是最佳的利用麦秸保暖的方法。 李孟羲甚至想到了,麦秸不仅可以编T恤一样大小的御寒衣,还可以编很大的,跟大衣一样,很厚实很挡风保暖效果更好的麦秸大衣。 布料匮乏,不易凑齐,麦秸成了御冬寒的关键,李孟羲觉得,得赶快搜集麦秸了。 御寒方法竟可以如此简单,可偏偏没能想到,李孟羲不由自嘲。 1 後边,李孟羲又见一部h巾巡营兵士经过,李孟羲见此部巡营h巾,个个扛着非常长的大椽子,大椽子又粗又长,头上绑着短枪。 李孟羲手指过去的大椽枪兵,道,“此可为破阵之法? 我知锥阵破阵法有五,一为盾兵左右撞阵冲开门户之法,二为地趟刀法,三为火牛阵法,四为冲车破阵法,这第五,便为长椽破阵之法。 长椽仗其长,可攻敌枪阵,敌军枪短,不能击我,於是我可攻对敌不可攻,能破阵也。” 说罢,李孟羲点评到,“此长椽破阵法,敌若枪阵压来,长椽不能与之对抗。故长椽破阵,可破定阵,不能对动阵。” 李孟羲说起破阵之法,张角目露异彩,“……非是破阵也,拒阻骑兵也。”张角说道。 李孟羲皱眉,猜错了? 而後,张角便把长椽枪阵拒止骑兵的战术,毫不藏私的说给李孟羲听,说起当日就用此法,拒止西凉骑冲锋。 “此法谓之,【屠马阵】。”张角道。 李孟羲眼睛大瞪,好像,据说,秦军也有贼长的长戈,那戈长的一个人端不住,得两人持一戈,秦军的超长戈,也是用来对抗骑兵的。 1 h巾用大椽枪阵克制骑兵,与秦军长戈阵有异曲同工之妙。 李孟羲皱眉,这样也行? 对抗骑兵,枪越长越好? 应该是这样。 看来,军中枪兵至少得两种,一种枪用於搏杀,长短跟戈差不多就行,一种专用於抵抗骑兵的,超长枪,纯枪阵,枪越长越好,最好也跟秦军超长的戈一样,哪怕一人端不住,後边的人,枪架到前边的人肩膀上也行,枪一定要长到极限才好。 如此枪阵,刺蝟一般,最克骑兵。 李孟羲得到了,【屠马阵】战术,张角谓之屠马阵,实则李孟羲以为,关键不在阵,而在兵器,长到极限的超长枪。 —— 末了,李孟羲在张角营中,一直待到傍晚,看张角营中,秩序井然,虽数万之众,不闻吵闹,安静一片。 凝目观之,张角所部,似乎b义军还安静的多。 1 李孟羲目视营帐村落的h巾军寨幽幽道,“数月前,某自悟观h巾之法。 【观h巾锐者,以牛骡者为最锐,阵势齐整者,次之,甲明矛亮者,再次,人多势众者,再次。 余者,皆不足虑。】 我涿州义军,自出涿州,与h巾大小四十余战,所遇h巾部众多矣。然,独你张角部,牛骡众多,兼能阵势齐整,兼能甲明矛亮,又人多势众,万众同心。” 说到这里,李孟羲抬头看向张角,郑重道,“若天下h巾,皆如你部,我看,h巾当早已事成。” 说罢,见天sE不早,李孟羲转身走了。 其背後,张角目送李孟羲走远,站立良久。 李孟羲走出h巾军寨,一出营寨,就见刘备在外边等着,等了不知多久。 出於礼貌,李孟羲连忙跑过去。 看李孟羲跑过来,刘备朝h巾营寨看了一眼之後,也出於礼貌,回目看向李孟羲,露出了微笑,“羲儿,何故在h巾军中呆了良久?” 1 李孟羲道,“视察h巾耳。” 然後又接了一句,“h巾军中,我学得数法。” 刘备便惊讶问,所得为何,李孟羲笑了,说晚上再谈不迟。 於夜,南栾城外,中军大帐,帐外,练兵声阵阵,义军练兵,无一日一夜或停。 帐中,李孟羲把从h巾军学到的数法一一相告。 “其一,h巾削木为兵,揭竿为旗,我军中大练新兵数万,兵器不足,也可照h巾之法,削木斩竹为兵,以为不时备。还有,我见h巾,木枪作得,以火烤之,此强y木枪兼能防腐之法,我军亦可照做。” 这第一点,刘备关羽张飞深以为然。 “其二,我见h巾军中,有做木甲,以y木缠绳编甲,木甲虽不如铁甲坚实,但制作简易,我军中新兵数万,若人人配铁甲,则甲具远不足,宜用木甲。 非只是木甲,可用牛骨,猪羊之骨,亦或藤蔓竹片等编甲,此等甲胄,虽不如铁甲,但聊胜於无甲。” 第二点,刘关张三人又是微微惊讶,此法甚好。 1 第三点,李孟羲道,“其三,h巾军以秸编甲为衣,以御冬寒,我军中衣衫单薄者众矣,亦可以秸编甲。 故,应尽收军中秸草,早日做得草甲预备。” 第三点一出,刘备瞬时大异。 关於御寒衣物这一点,刘备也跟李孟羲一样,想尽了办法,不妨今日从张角部得到了御寒良法。 刘备惊异,贼人张角,竟有济民之能。 最後一点,李孟羲说长椽枪阵,以枪阵抵御骑兵,枪越长,越好,对是不对? 关羽张飞刘备皆说枪越长越好,那就妥了,军中应有一些超长枪兵,枪长三五丈甚至更长的那种长的变态的枪。 听李孟羲一通连说带b划的描述,“……此是长步槊。”关羽忍不住道。 李孟羲明了,原来是有专门的超长超长枪来的,步槊已经够长了,这个长步槊,肯定是尤其长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