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334 团年 (第1/4页)
我国着名媒婆王婆说过:“但凡捱光的,两个字:最难,需五事俱全,便是潘驴邓小闲。” 简单说。 就是貌比潘安,富似邓通,还要体贴入微,有的丈夫粗心大意,冷落了佳人,这时,就要上去嘘寒问暖,但是也不可过线,最好有个好弟弟、好meimei的身份掩护,方便从敌人内部趁虚而入。 另外。 还要有闲功夫。 可见古代想要窃玉偷香,也不是简单的事儿,时至今日,别说五项俱全,甚至只要有一样突出,妙手回春,也不是难事。 可见。 “世风日下,人心不古啊。” 短短数百年,人心就腐蚀…… “你好,韩哥哥。” 韩桥心里批判现在的世道,抬头看去,小姑娘红色的大棉袄,喜气洋洋,脸颊有点婴儿肥,一双大眼睛神似蒋雯利。 身段纤细,牛仔裤包裹着双腿修长匀称。 “你好,马思纯。”韩桥双手插兜:“外面很冷吧?” “韩哥哥知道我?”马思春有点兴奋,蹦跳着随着韩桥,下巴抬着,看着韩桥侧脸,笑的有点灿烂:“不冷啊,韩哥哥,你真好看。” 哎…… 这姑娘虎不吧唧的,还是颜控,难怪欧豪不喜欢。 马思唇就是蒋雯利jiejie的孩子,现在16岁,2000年的时候以电视剧《大宅门》出道,有西北圈娘娘小姨当靠山,江湖上名头:“西北圈公主”。 娱乐圈少数活的洒脱自在的女星。 小四合院张灯结彩。 今夜少见没有下雪,四合院的天井里推着大雪人,几个小孩舌头上翻,舔了舔嘴唇上的鼻涕,拿着鞭炮炸死鱼。 红灯笼高高挂在屋檐下,灶房里热油烧的“滋滋”有声,飘来熏鱼的松木清香。 “思唇,姐在做饭吗?” “是啊。”马思纯嘴巴很甜:“韩哥哥,我小姨做饭可好吃了。” 韩桥想起来了,看着马思纯,笑了笑:“我叫你小姨姐,你怎么叫我哥呢?” “那叫什么?” “按照辈分,叫叔叔。” “???”马思纯大眼神迷湖,有点转不过来。 多难为情啊。 韩桥看上去和她差不多大。 “还叔叔呢?一来就欺负我家小纯。”蒋雯利撩开厨房的布帘,腰间搂着一小簸炸好的香鱼,脸颊红扑扑如苹果,笑骂道:“外面冷,进去说话吧。” 今天她也是大红色的棉袄,头发梳成了丸子头的样式,修身的黑色毛线裙,rou乎乎的丝袜让腿线修长。 青春和成熟完美的兼容。 姨和外甥女两株并蒂,各有千秋。 “姐。”韩桥嘴很甜。 看见金黄酥脆的炸鱼,也不客气,摸着捡了一块,尝了尝,感慨:“姐,要说你这手艺,我是真服气。” “这是我姐做的。”蒋雯利心里发笑。 韩桥很随意。 蒋雯利心里轻松,她还真怕韩桥客套,那样反而生疏。 “一脉相传啊。”韩桥脸不红,心不跳。 “少鬼扯湖弄姐了。”蒋雯利说着,摸了摸马思纯的脸蛋,揶揄说:“这我外甥女,想做人家叔叔,没见面礼可不行。” “好说。”韩桥张口就来:“思唇长相似姐,要是走娱乐圈,日后也是飞天奖最佳女主角。” 这么冷。 马思纯在门口候着,说不是蒋雯利的授意,韩桥都不信。 便宜的口头支票说来就来。 “有你这句话,姐就放心了。” 韩桥的舌头裹了蜜似的。 蒋雯利心花怒放,眼神斜瞥看了看侄女和韩桥,若有所思。 郎才女貌。 到了堂屋。 热热闹闹,不少人正在餐桌前打牌,还有七大姑、八大姨坐在炕上,嗑着瓜子看电视。 敢情。 人家这是团年。 韩桥站住脚:“姐,你这真是没把我当外人啊。” “要是外人,姐就不叫你来了。” “外面冷,快进去吧。”蒋雯利一手捧着簸箕,一手放在韩桥背上,笑盈盈:“你顾哥最近念叨着你,估计是孔雀出了什么事吧。” “行。” 顾长未正摸着牌,看见韩桥,大笑:“小桥,你来了,过来坐。” “顾哥。” “这都我几个兄弟。”顾长未介绍了一下,都是圈外人。 看见韩桥,也不稀奇。 司空见惯。 唯有一个年轻人挺开心,好奇问:“韩哥,你诛仙什么时候完结啊。” 韩桥被顾长未按着坐下。 马思纯就奉上热茶。 搬着小板凳,双手托着腮,看着韩桥打牌。 “呃……”韩桥没想到遇到自己的书友粉当面催更,心里很虚:“大概……也许……不久……” “大过年的。” “谁写啊。” “说那倒霉事做甚。” 顾长未喝了酒,酒鼻子红糟糟,摸着烟点燃,抖了抖:“小桥,感谢你仗义出手,要不是你这雪中送炭,哥哥这部电影还真说不定了。” 韩桥心里一松,捧着热茶:“顾哥,客气了,我听姐说最近电影遇到难事。” “哎……”顾长未叹气,要说拍电影,是真的不容易,千头万绪,也不知道韩桥这么年轻,怎么办下来的。 “还不是女主角的事,我是准备邀请章紫衣的,她本来答应了。” “没想到。” “老谋子的十面埋伏也邀请她,结果你也看到了。” 顾长未说着,掐灭烟,端起酒杯一口饮下,心里憋屈。 如果是其他剧组。 他非要给点颜色,真以为自己是吃素的。 偏生。 是老谋子的剧组,那真是哑巴吃黄连,有苦难言啊。 韩桥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