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31章 (第1/1页)
“咔咔咔!”母亲用锅铲敲了几下锅边。 “添柴火。” 王月梅转身就笑了,闺女这样子明显是就是恋爱的样子,她是过来人怎会不知,只要闺女觉得幸福,她这个当娘的,就一百个放心了。 一转眼,一周就过去了。 正逢这天,宋美兰喊罗优优去家里做饭。 第24章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伙房里,宋美兰才提到: “我儿子假期过了,你要想好,嫁给一名军人有可能一年到头都回不了家,你愿意过这样的日子吗?” 至少她宋美兰过了几十年这样的独守空房的日子。 当时,罗优优差点偷笑出来,正好不妨碍她赚钱了。 但是一抬头看见未来婆婆的严肃的脸,她还是憋着吧。 “这无所谓,那不早着呢吗?” 宋美兰靠在椅子上似乎想起了自己的从前,有时候女人的寂寞不是那么好坚持的。 “那就好,那就等审批下来。” 这天,大阳村西村的三大队宋家门口,来了很多辆百姓见都很难见到的军卡和军用越野,就连陈村长都到场了。 罗优优就站在人群里看着。 周围人议论纷纷。 ——真亏了当年宋美兰这么用心栽培,才培养出这么个为国效力的好儿子。 ——可不是吗?一个寡妇,带个孩子不容易。 ——平时看着还是挺低调的,今儿这么多人接,真是养出了个好儿子。 宋美兰就那么干净利索的站在门口欢送,她平静之下透着严肃。 “儿子,好好的为国效力,妈在家等你。” 此话一落,上了越野车的宋建军透过玻璃窗四下寻找,很久,才找到那个胖子,顿时心安了不少。 罗优优也发现他看了自己一眼,瞬间目光躲闪看向别处。 一切随着大部队的车往村口驶去,所有人都还意犹未尽的聊着这个话题。 有的人说,宋美兰真不简单,当年一个人怀着孕来到这里做外来户。 要知道外来户是没有地的,挣工分也不会分她一点。 可人家就是有本事带着孩子活了下来。 这是罗优优第一次从人群里了解到宋家的情况。 还有人说,宋建军三岁那年高烧,把人都烧断气了,兰姨抱着他挨家挨户的磕头。 可没有一个人愿意帮。 因为那时候正好闹霍乱,唯恐避之不及。 用众人的意思是说活的特别不容易。 这事儿回到家罗优优出于好奇就挤在了母亲的被窝,问了一下这件事。 王月梅叹了一口气说:“那时候都觉得三大队寡妇的孩子活不成了,那时候我跟他们不熟悉,听说有一回那母子都病了,村里的汉子都不敢进门。” “为啥啊妈。” “还能为啥,寡妇门前是非多呗,你年纪还小,不懂这些。” “……” 罗优优觉得宋建军能活这么大,还真的是兰姨这个母亲够果敢,问道:“妈,建军的爸是谁?” 王月梅摇摇头:“这可真不知道,当年她来的时候花钱买的地,然后就生孩子了,也没有男人,不是妈嘴碎,有可能是被野汉子那啥了,那时候村里都这么说,而且听说她年轻时候长得十里八乡的俊俏。 招汉子惦记也是有可能的,她自己也不想让人知道,所以性子啊,可犟了,也不爱跟人打交道,所以具体啥情况妈也只是听人说的。” 唯独不知道她的儿子这么有出息,还最后成了自己的女婿。 这就是乡下人说的苦尽甘来吧。 王月梅想到这,赶紧督促女儿睡觉,因为她观察过了,明天是个好天气,可以再赚点。 早上,刚推着板车到村口那块,就有几个爱吃的孩子撒丫子往家跑。 一边跑一边喊妈,说是小胖姨姨来了,要买锅巴。 本来赶集要趁早的,罗优优娘俩一看是孩子要吃,那就在原地等了一会。 陈玲也带着表侄来了,这回又要十块钱的。 罗优优一下顿住了动作:“玲玲姐,一天吃点儿就差不多了,吃多了烂嘴角便秘啥的反而不好。” 陈玲眼里闪过诧异,优优这丫头还学会关心孩子了,想必为了宋建军那个坏蛋也真是下了功夫改了性子,瞧她的脸明显比那时候要瘦了,眼睛也变大了些,真是难为她了,可就是不开窍。 “没关系,到家里来看电视的孩子多,一人吃点其实也没多少可以分的了。” 罗优优这么一听也就没多说什么,给称了一大包。 陈玲欲言又止,要走的时候又停下脚步:“做锅巴也能赚点钱的吧。” 王月梅性子直,啥都挂不住,当即收起秤杆一摆手说道: “也不多,一天几十块钱。” 陈玲倒是微微愣了一下,不过想着这丫头那么能吃,现在能赚点钱了倒是也能宽裕些。 还没出村就买了六斤锅巴,到县城的时候,集市已经热闹起来。 一些从前吃过的老客户都熟了,一上来就是五块钱十块钱的买。 生意就是这么神奇,越好人就越多,她们基本都会好奇有这么好吃吗?这么多人买,慢慢地也就想试试。 罗优优对自己的手艺那是绝对的自信,没俩钟头全部卖完了。 王月梅忙着数钱的时候,还有人上来问:“还有吗?”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