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卷二身世之谜4 (第1/1页)
端午休沐二日後,翌日,天微亮,大殿前灯火通明,钟声悠远。 内侍高声宣告,圣上身披龙袍步入大殿,威严端坐於龙椅之上,百官齐声叩拜: "参见圣上!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" 圣上衣袖轻摆: "众卿平身!" "谢圣上!" 朝会开始,群臣个部逐一汇报,近日西北地区灾害频传,圣上要求户部、工部、礼部於今日前商讨出救灾方针,三位尚书皆面有难sE,户部尚书首先出列: "禀圣上,近日因各地灾情频传,加上年前送去异国的外交礼...现下国库确实筹不出多余的钱了..." 圣上大怒道: "前阵子汇报时不是还说国库充盈吗?如今要用钱了才跟朕谈国库空虚?" 户部尚书王洋昶听见圣上怒音不觉发抖: "圣上赎罪,微臣这就在想办法解决!" 话音刚落,李相国老神在在欠身道: "启禀圣上,年关之际圣上曾赐予老臣些许珠宝,臣请求圣上将其收回,充盈国库,望圣上恩准!" 说罢,他轻轻回头,身後许多大臣纷纷站出: "臣愿意!" "臣愿意!" "臣也愿意!" 一时间,底下纷纷传出相国大度,为国为民的佳评。 圣上皱着眉,思量许久才发话道: "那便委屈众Ai卿了!王洋昶!朕命你将此事办妥了,此事再做不好,朕看你这户部尚书也别当了!" 王洋昶立刻扶着头顶乌纱帽,跪下谢恩: "谢圣上,微臣遵旨!" 赈灾一事使圣上正怒着,许多不急之事便无人敢上报,内侍再次高宣: "有本启奏,无本退朝!" 这时晏珩才站了出来,圣上准道: "晏Ai卿请奏!" 晏珩理了理衣袖,上前回道: "禀圣上,臣近日整理卷宗之时,发现先皇在位时,曾下令处斩岳文勳岳氏一案有诸多疑点,而据微臣查探,当年流放边境之人已刑满释放,望圣上准许为臣重启此案,深入调查" 圣上即位仅八年,朝堂之上有许多人都是两朝官员,待得久得甚至也见过岳文勳,他曾是刑部侍郎,在职期间侦办多起案件,令众人出乎意料的是,他在十多年前竟在与外敌来战之时犯下了贪墨之罪,当时人证物证确凿,先皇龙颜大怒,经大理寺判决处斩。 所有人都不觉得有奚跷如今却被晏珩提出重新审理,不少人议论纷纷,圣上回道: "朕记得当时人证物证皆确凿,何来冤情一" 晏珩回道: "首先就物证来说便疑点重重,其一,依卷宗里记载,当时银两全都是经由户部人士经手,而据当时纪录,户部中又无与岳文勳有交集之人,他又是有何通天本事能将几大箱的银两直接往家中送。其二,明明是户部下发的银两,为何根据证据拓印,银两上并无明显的户部标记,银两新旧也不一,倒像是临时拼凑出的,微臣派人寻过当时主审的大理寺卿,据回报,前任大理寺卿在告老还乡之後不久便染疾而亡,因此微臣认为此事太过巧合,也许岳氏一家确实是被冤望的也未可知,恳请圣上相信臣,微臣必定调查彻底" 不知是受谁挑拨,晏珩身後一下好几位大臣站出反对: "禀圣上,臣认为不妥,陈年旧案重审只会耗费人力啊!" "禀圣上,臣认为不妥,此事若重审是对先皇的决定质疑,实为大不敬啊!" ... 圣上有些不耐,摆摆手道: "行了!又不是叫你们查,在那边畏缩反对,晏珩!朕就将此事交给你了!" 晏珩行礼道: "是!" 群臣退朝,晏珩走出大殿外不久,身後便传来一声"晏大人留步" 晏珩回头一看微微欠身: "李相国" 李户李相国一脸慈祥问道: "敢问究竟是何缘由让晏大人要做重查岳家案?" 晏珩不动声sE回道: "相国此话差矣!有冤申冤,难道还需何缘由吗?" 李户笑着拍了拍他的肩: "是!是前辈小气了!对了!上次宴会上那个nV孩可是裴勇的义nV?我看她就像是看见了故人啊..." 李户笑着挥了挥官袍走了,留下晏珩望着他的身影,若有所思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