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春雨里沉落的太阳(5) (第2/7页)
字里行间几乎没有认错的意思,只有一种轻描淡写的无辜感。 而这种态度,对林予恩来说,无疑是另一刀。 一刀接着一刀,每一个熟悉的名字,都像变成背後cHa着的刀柄。 而那把cHa的最沉最重的,是我。 我知道他画的那幅〈海sE青春〉有多重要。那是他第一次得首奖的作品,是他对「海」这个执念的具象化,是他说过「不想让记忆褪sE」的结晶。 他曾经说过「不想展出这些海」。 因为我的一句话,他重新展出来,却又因为这幅海画而受伤。而我,却没有站出来为他说一句话,哪怕一句「他不是这样的人」也好。 我记得他写在那幅作品下的得奖感言: 「希望这片海,能留住我那年夏天所有想记得的风景。」 现在,那片海成了别人的船票,而他,只能独自留在岸边。 事件发酵到一个高点的某天晚上,林予恩在自己的IG公开了证据。 他贴出原稿的绘图过程截图、档案的时间戳记,以及谢语心的得奖作品b对图。 贴文下留言爆满,但很多都不是真正理解艺术的人: 「只是参考而已,有必要吗?」 「为什麽非要bSi人家?」 「太认真就输了吧?」 只有少数真正懂的人,才在留言里义愤填膺地为他辩护: 「这种程度根本不叫参考,就是抄袭。」 「如果作品不被尊重,那艺术还剩下什麽?」 最後,甚至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