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若蝉声_第二十四章 因祸得福识奇宝 未卜先知送良材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十四章 因祸得福识奇宝 未卜先知送良材 (第2/4页)


    得了巨簇石膏晶,才复制出了玉衡。

    如果我能得到一块合适的硬木,我便做的出!”
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,一个颇有逸世之风的雄浑长者声音远远传来,

    “暅之啊,你师父遣人自南朝运来了许多木料,里面还留了一封信,竟然是给你的。

    这小子不知道又弄的什么玄虚,你自己去看看吧。”

    庆云听到这个声音,差点吓尿了呀,这不就是自己梦里那个神仙的口音么?

    他定睛在往声音来处一看,哎呀妈呀,今天这不是见了神仙,是见了鬼了!

    怎么就这么巧,连长的好像也差不多是那么回事……

    他努力回想着梦中仙人的脸,细节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,

    但那气质,那风骨,那身白色道袍,哎呀,就是他没跑了。

    那道人见到庆云躲到了暅之身后,再瞧瞧自己身后,没人啊?

    然后又正了正高冠道袍,看庆云还躲着自己,这下可把他给弄懵了,只有出口相询,

    “这位就是暅之的结拜兄弟,庆小友吧?

    在下北条久迟,初次见面,不知何处惊扰了小友?”

    庆云这才闪出身来,硬着头皮把自己所做怪梦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北条久迟听罢仿佛比庆云还吃惊啊,

    “这,公输先生,正是贫道先祖。

    飞鸢的图纸呢,贫道手中确有一份抄本。

    只是这份手艺,在家族中失传很久了。

    此图一直束之高阁,无人问津,今日却被小友梦到。

    这,这真是一桩奇事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暅之也觉得此事太过巧合,惊呼出声。

    庆云就更搞不清楚状况了,

    “北条先生怎么成了公输先生的后人?”

    “公输先生是先祖的自号,非其本氏。

    先生一脉本出条氏,之后的晚辈里确实曾有一支使用公输这个姓氏的,

    只是荫泽不厚,并未传承下来。

    先生当时是鲁国客卿,鲁王礼遇高士,赐禄与公齐。

    不过条氏本是鲁地赫赫有名的殷民六族之长。

    1

    依昔公羊、穀梁之言输者,堕也。

    先生出自前朝公卿,此时堕籍为民,故以公输自号。

    后来先生与墨子沙盘论战,受了些许挫折,便拆分条氏,隐世不出。

    后来的十二分家,自一条到六条氏分别负责六类机械研发,

    东南西北中诸条氏则主攻建筑学、工事学、基础理论等等墨家昔年强项,

    另有一支神秘的公输氏研发复杂机械,昔年偃师故技。

    虽然先生成立不同研发方向的小组,这种动议是好的。

    但是中原风云变幻,在金戈铁马的冲击下,拆分后的小家族生存困难,很多分家都已经绝了传人。

    而存留下来的家族又因为技术过于专精,受到其他相关技术的制约,再无法恢复祖上的荣光。

    现在的条氏诸族,已经无法和昔年同列六族的徐氏,萧氏相比了。”

    1

    暅之点了点头,

    “当年田齐皇族被刘邦一分为八,从第一到第八,只有第五氏一支勉强撑到了汉末。

    失势的家族一旦被肢解,就很难再聚起人气。

    可惜公输先生当年无殷鉴在前,未预此节。”

    庆云对大族兴衰本无兴趣,他所关注的点相对比较奇异,

    “我听陈叔说过,带公字的姓氏都是出身富贵,还一直为公输这个姓氏没有传人而惋惜呢。

    今日听北条先生解说,竟然还有以公羊为氏的,这公羊氏又何贵之有?”

    那老道捻须大笑,

    “对姓氏源流,贫道到恰好有些研究,不妨卖个狂,略作解说。

    很多复姓都是有规律的,上古便已有之,比如夏后氏的后,是地位的象征。

    1

    有熊,有虞,有娀,有穷,有仍,以有字入氏的,说明是人口众多的大部族。

    司马,司徒,司空,司寇,都是《周礼》管制司职产生的姓氏。

    你陈叔向你解释,公在复姓中出现代表出身富贵,也是有依据的。

    周代以前,公子公孙并非氏名,而是对王族成员的称呼,

    所以真正的公孙氏都是秦朝以后才出现的,是那些亡国公孙沿用的姓氏。

    而公羊,公冶,公西,公叔等氏,也的确都是由诸侯王族派生出的姓氏,大都出于鲁国。

    如我刚才所说,鲁王曾以宗邦望国自居,认为天下礼乐崩坏,天下之礼尽在鲁。

    所以鲁地王族都是一身傲骨,那些王族庶支仿佛生怕几代以后为人遗忘,纷纷的把公字加在了分家姓氏的前面。

    比如前面提到的公羊氏,就是鲁国公孙羊儒的后人。

    公冶,公西都是鲁国外戚季叔公冶的后代。

    1

    只有公叔氏,出自卫国王族,是卫襄公感念叔叔成子当助其父复辟的功劳,特别赐予的姓氏。

    先祖当年身在鲁国,与诸公卿为伍,朝夕称礼,故不能免俗。

    取公字为号,也是这般。”

    祖暅之见这一老一小聊的很是投机,不像是一时半会儿停得下来得样子,连忙开始带节奏,

    “北条前辈,我们先去看师父送来的那批货吧?

    得空得时候,再去前辈哪里瞻仰一下飞鸢得图纸可好?”

    “哎,你自去收货,贫道这就取那图纸与你。

    这等宝贝,可不能烂在图纸上啊。

    既然今日有幸与你的义弟因梦相识,全是一场缘分。

    也许这是上天有意让飞鸢重现人间,贫道又安能逆天而行,不知成人之美呢?”

    1

    信笺展开,上面龙飞凤舞,正是华阳先生的笔记

    檀宗旧事,魏宫云谲,为师已窥端倪。令尊文远,身为齐将,虽存关切,不便北行。故与余相约,数载之内,当促汝北国游学。嵩山太室,天师北坛,一气连枝,汝必来思,故遗此书,敬待来时。汝既得神弩之图,定知其材难觅。为师云游数载,苦心孤诣,亦未得周全。建武元年尝游夷州,造诸岳,登越王射石之墟,访夷人太鲁之阁,于南夷山中觅得神树,韧不可折。又见龙王檀,刀斧难侵。遂雇夷人以锯伐之,径年乃断。夷王遣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