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二章 钻石(3) (第1/1页)
同日稍晚,我跟小绮通电话。我转述我跟我妈的对话,惹得她哈哈大笑,「g嘛不跟你妈讲清楚啦!」那跟她吃东西时会发出的笑完全是两回事,就如同养殖的红蟳跟野生的红蟳,内行人一看就看得出,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。 小绮的笑声让我很开心,我想是因为,那初见时令我惊YAn、引我追出门外向她搭讪的笑容,最近都很少看到了。 「话说回来,你确定如如真的是nV生吗?」小绮问。 「不确定,我又没帮她换过尿布。」我说。 「我小时候,大概小学二年级,我婶婶生了一个小堂弟,刚好我姑姑也生了一个小表妹,他们在同一个礼拜满月,我叔叔婶婶做了好多油饭送人,姑姑姑丈则是送了蛋糕来,是长崎蛋糕喔,蜂蜜好多,好甜好腻的蛋糕。」 「我知道长崎蛋糕。」 「我问我叔叔,为什麽他们家没有做蛋糕,叔说生nV儿才会做蛋糕,害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很不喜欢我堂弟,他要是nV生,叔叔婶婶就会做蛋糕了。」 「对耶,你说我才注意到,现在生男生nV都没有在分了,油饭也要做,蛋糕也要做。」 「有人说这表示男孩nV孩一样好,我倒觉得,是卖油饭的也卖起了蛋糕,或卖蛋糕的想到油饭市场来分一杯羹。」 「看来男nV平权也是有商机的。」 「话说回来,你今天还满有口福的。」 「云南菜,有吃过吗?」 「我只吃过越南菜。」 「牛r0U炒河粉。」 「Baguette.」 「什麽?」 「法式长棍面包。」 「我不知道你会说法文。」 「我还会说croissant喔!」 「那你知道赛诺特吗?」 「我知道卡卡罗特…」 「卡卡罗特可能没有吃过越南菜,还有云南菜也是。」 「我也没有,」她说,「我是说云南菜」 「要一起去试看看吗?」 「好哇!」 「这星期六中午?」 「好哇好哇!」 约小绮去吃云南菜,是我打这通电话的主要目的。 一起吃饭时,小绮仍会软y兼施地,要求我交换餐点,而我仍会为了要跟她交换,在点菜时JiNg心挑选她可能Ai吃的东西。然而迄今为止的尝试,通通都以失败告终,她接手我点的餐,入口时的表情就说明了一切。 接连不断的失败令我灰心,但在灰心之余,我也发现一件耐人寻味的事。 小绮跟我在外面用餐,通常是点那种一人一份的,或是简餐或是套餐,偶尔会再加点一些小菜。有一次她吃着面店的小菜,凉拌小h瓜还是皮蛋豆腐之类的,突然就发出了那样的笑。 能再见到那种笑容,我既开心,又困惑。上次来这间吃,小菜入口後,小绮的脸sE是严肃、黯沉;过没两天再来,一样的小菜,得到的结果却是,那将我牢牢g住的笑,而我像中奖一样地开心。 所以问题来了:到底哪里不一样?我不觉得两次吃到的小菜味道有什麽差别,虽然根据小绮自己的说法,味道是其次,频率才是关键。那麽,到底发生了什麽,改变了食物的频率呢? 我持续往前回想,交往以来历次同桌用餐的记忆。能让她发出那种笑容的料理,包括一部分的小菜,还有她自己点的餐。後者她很少吃到,因为我都会按照她的要求交换餐点,所以她吃到的多半是从我手上拿过去的… 那些食物,通通都经过了我的手。该不会是因为经过了我的手,频率才变了吧? 为了验证这项假说,我做了个实验。下次来到面店,我先端了一盘凉拌小h瓜,回到餐桌旁,然後掏出手机,假装忙着回讯息,并且央求小绮,「凉拌小h瓜再帮我再拿一盘好吗?」 这样,桌上就有两盘一样的小菜,其中一盘有经过我的手,一盘没有。要是我的假设是正确的,小绮吃下这两个盘子里的小h瓜时,应该会有不一样的反应。 小绮先吃了我拿的那盘,脸sE一如预期地往下一沉,她就这麽沉着脸,从那个盘子里夹走好几块小h瓜,这部分没问题,跟预想的一样。 然而她的手一直不朝另一个盘子移动。她吃着跟我交换得来的乾面,沉着脸跟我分享最近在追的一部戏。为避免影响实验结果,我也一直不敢动那盘小h瓜。 最後,当餐桌上的碗盘通通见底,只剩那盘小h瓜时,她终於把筷子伸过去。她甚至先问过我,还有没有要吃,我说没有,同时盯着她手上的筷子,屏息以待。下一秒,只见她咬着小h瓜,喀啦喀啦的清脆响声,还有宛如因为笑点被戳中而骤然迸发的爆笑。 原来改变食物频率的,确实就是我吗? 我接着构思了另一场实验。要是我跟小绮一起去吃合菜,那会怎样呢?桌上的菜大概会有六、七道,有的我碰过,有的没有。有的她先吃了一口,在我碰过之後她再吃了一口,她还会有相同的反应吗?她是否也会跟着发现,改变食物频率的其实是我? 或者她早就发现了,只是出於某种原因迟迟不愿说破?或者她非但没有发现,还以为是厨师Ga0的鬼,还会为此惊讶地说:「咦?这家的厨师是怎麽回事?做的菜还会变频呢!」变频冷气我家里有,变频厨师、变频料理倒是前所未闻。 星期六中午,我骑车去小绮家接她,来到那家云南菜餐厅,才发现它今天没开。明明我在网路上查过,它今天是有照常营业的,而门口也没贴布告说今天为什麽没开,像是「店主有事临时休息一天,不便之处敬请见谅」之类的布告。 我们只好又去了那家面店,那面店似乎每天都有营业,不知道有公休日这种东西。每当小绮跟我不知道要吃什麽,那家面店就成了不待多想的抉择。 我不是因为跟小绮在一起才知道有那家店,从有记忆以来,那店面就是卖吃的。很久很久以前,它的招牌是一个圆圈里头有个「谢」字,如果那是老板的姓,也太俗气了。 我宁愿把那「谢」字想成「感谢」的意思:感谢客人喜欢我们家的面、感谢街坊邻居与我和气生财、感谢走过路过错过的路人,欢迎下次有缘进来坐坐、感谢嫌我煮得不好吃的,你们的批评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。 那块招牌消失很久了,谁都会以为,拆了招牌就是换了老板的意思。可是招牌虽然换了,但菜单没改,吃起来的味道也没有什麽不同。所以我猜,也可能是招牌坏掉,却不想花钱重做一个新的。 如果我是老板,会这样打广告:我们不再需要实T的、有形的、可得共见共闻的招牌,光是听闻口碑慕名前来的客人,生意就做不完了;我们不做招牌,而是把钱省下来,用在食材上,回馈给客人,以答谢大家多年来的Ai护。 很久很久以後,店里的一面墙上果然写上类似的话。墙上的文字,开头是谢家祖先如何从巷子里的面摊做起,进而开了这家店,如今第二代接手又如何发扬光大。原来老板果然是姓谢啊!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