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菜单上的春天 (第2/3页)
,靠它跟人打赌赢钱,可后来有个外地人来了,在比赛前悄悄给青蛙灌了铅球,结果青蛙输掉了比赛。” 尉迟晟听着,顿了一下,随即嗤笑一声:“所以这赌徒是被耍了?” “嗯。”尹鲸川点点头,抬起眼眸看他,认真地说道,“这其实是一种讽刺,马克·吐温的虽然幽默风趣,但他喜欢用诙谐的故事来批判现实。就像这个故事,其实讽刺的是美国西部那种投机取巧的风气,人们总想着靠歪门邪道赢得胜利,却不明白自己不过是更大的骗局里的一环。” 她顿了顿,低头轻轻翻了翻书页,目光落在书的扉页上,语气柔和地补充道:“但其实,这个跳蛙的故事对马克·吐温来说也很重要。” “怎么说?” “你知道吗?”她轻轻翻到书页最前面的一段话,语气轻柔,“这是他的第一篇被广泛传播的作品,让他一夜成名。他那时候只是个在报社写稿子的年轻记者,靠着这篇,他的名字第一次被全国的读者知晓。从那以后,他才真正踏上了作家的道路。” 尉迟晟微微一愣,没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荒诞故事,竟然还有这样的意义。 他垂眸看着她的侧脸,她低头翻阅书页的动作很轻,声音柔和,带着一种沉浸在故事里的专注。 他突然觉得有点奇怪—— 她为什么对这些事知道得这么详细? “……你平时就喜欢看这种书?”他随口问道,随手将手里的书堆整齐,回身再去搬下一摞。 “也不是。”尹鲸川微微摇头,又从旁边的旧书中抽出一本生物教材,翻到某一页,轻轻说道:“有时候,我也喜欢看看科学史。” 她翻开的那一页,赫然印着DNA的双螺旋结构。 她指尖轻轻点着书页上的模型图,温柔地说道:“你知道吗?1953年,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,为生物学带来了巨大的突破。可是在这之前,其实有一位女性科学家,罗莎琳·富兰克林,她的X射线衍射照片‘照片51’是揭开DNA结构的关键证据。” “可惜,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贡献。” 她的语气并没有太多波澜,仿佛只是陈述一个事实。 尉迟晟没有接话,他盯着书页上那精细的结构图,眉头微蹙。DNA的链条螺旋交缠,看似规律,却蕴含着无穷的奥秘。 他其实对这些科学的东西没什么兴趣,但此刻,他却不自觉地听得认真起来。 或许是因为,眼前这个女孩说话的样子实在太专注了,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,像是沉浸在这些故事里,温和地讲述着过去的历史,仿佛那些遥远的时光都凝结在书页间,被她一字一句地铺展开来。 “你以前也这么给别人讲?”他忽然问道,语气有些不自在。 尹鲸川愣了一下,抬起头看他,歪了歪脑袋:“嗯?” “没什么。”尉迟晟撇开视线,单手随意地将书扛到肩上,语气漫不经心,“就是觉得,你要是当老师,估计学生都愿意听课。” 尹鲸川听着,眨了眨眼,嘴角微微弯起,像是被这句随意的话逗乐了:“那我要谢谢你这样欣赏我了,尉迟同学。” 少年微怔,耳尖微微发热,嗓子干巴巴地应了一声:“……随便你。” 他扛着书,快步走向书架,像是要掩饰什么,而尹鲸川站在原地,望着他的背影,嘴角轻轻勾起了一丝笑意。 窗外的夕阳渐渐西沉,图书馆里,两人的影子交错在书架之间,安静又融洽。 尉迟晟一边搬书,一边心不在焉,眼神时不时飘向尹鲸川。 他自己都没意识到,他今天话比平时多了很多。 “喂。” 他终于忍不住,随手把书放到书架上,侧身倚着木架,带着点质问意味地盯着尹鲸川。 “你那天到底是怎么想的?”他的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一点,像是在试探,又像是在确认,“先是……先是亲我,然后又夸我……” 说到这里,他本来流畅的话忽然有点磕巴,嘴角不自觉地抖了一下,半晌,才别扭地总结道:“还……还夸得……” 他顿住,眼神微微飘开,嗓子里憋了半天,最后干巴巴地补了一句:“什么游泳啊,星星啊。” 他想说的其实是——“夸得太好听了吧?” 但他真的说不出口。 他尉迟晟,一个校霸,从小到大没少被人议论——有的怕他,有的崇拜他,有的说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混子,但还从来没有人这样夸过他,夸得像是他身上真的藏着银河星辰,夸得他到现在都还没缓过来。 尹鲸川听着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