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二章败棋 (第2/2页)
熙道:“你还得叫我一声师姐。” “那後面为什麽又不学了呢?”谢景熙问得面无表情。 “……”方才还得意的沈朝颜被问的一噎,心道这人真是愈发地会装无辜了。还能是因为什麽不学的?当然只能是……太难了啊。 一旁的张龄虽然看不见,但也少不了幸灾乐祸的无动於衷,笑嘻嘻地听这对冤家拌嘴。 当着老师的面被翻旧账,沈朝颜到底觉得面子上挂不住,於是转头看了看还在怡然自得听闲话的张祭酒,委婉问到,“听说国子监弘文馆近来在大量修撰典籍,张祭酒想必是很忙的吧?” “啊、啊?哦!”张龄回神,当即顺水推舟道:“确实,老夫这边还有诸事未议,恕先失陪。” “诶~张祭酒慢走!”不等谢景熙说话,沈朝颜赶紧抢白。 两人目送那个白sE的身影行远,胳膊上的那只手终於松了些。 谢景熙将自己的手收了回来,对沈朝颜揖到,“臣还有公务在身,先行告退……” “我知道我知道。”沈朝颜打断他的话,笑道:“陛下告诉我,你今日会在弘文馆帮忙编修律学典籍,好巧,陛下也让我来帮忙了。” 谢景熙蹙眉,垂眸问到,“那郡主可知《大周律》分为几卷?分别是什麽?” “啊?”沈朝颜瞪着眼,倏尔一弯,找补到,“不知道没关系,你教我就行了。” “……”谢景熙无语,心想这人还挺会替他安排。然而他实在不想与她再纠缠,只道:“臣是编修典籍不是教学,郡主若想治学,该去律学所找博士或直讲。” 言讫广袖一甩,转身便走了。 沈朝颜当然不可能就此放弃。她一路小跑地跟着,到了律学所储藏典籍的书舍,不管谢景熙愿不愿,自己先一头紮了进去。毕竟国子监不是大理寺,谢景熙不能用“妨碍公务”之名把人给叉出去。 实在躲不掉,他也只能视而不见,自顾从书架上取来律学所典籍的目录,一页页地查起来。 沈朝颜到底是受过沈傅的教导,对於这种治学之处还是心存几分敬畏,跟着谢景熙进来之後,便找了个地方坐着,老老实实不敢有任何逾矩之为。 日头西斜,渐渐的落没了影儿,浅月升上来,像一个淡淡的指甲印。檐下的灯笼次第亮起,谢景熙放下手里的书卷,这才想起那个陪着他枯坐多时的人。 谢景熙先是一怔,而後便自嘲地笑了。 书舍空荡,只有晚霞寂寥地映下他一个人的影子。编书修订这麽无趣,她那样坐不住的人,恐怕早就没了耐心。 他r0u着酸胀的眉心,也实在不知自己方才抬头的那一刻,到底在期待什麽。谢景熙点燃案上的烛火,又起身推开了书案一侧的监窗。 书舍里没有更漏,也不知现下是个什麽时辰,院子里那株槐树的影子被稀薄的月sE拉长,将那道月洞门都遮了一半。恍惚间,一个素白sE人影从门下行来,树影和月光都被她搅乱。 四目相对,谢景熙怔忡,只觉那簇刚才点燃的烛灯似乎燃在了他心里,莹莹跃动、不止不休…… “谢寺卿!”沈朝颜笑着跟他挥手,小跑两步便跃至了谢景熙跟前。 “你看!”她邀功似得将手里的东西拎起来,笑得眸子晶亮。 谢景熙讪讪地撇开脸,目光一错,落到她手上提着的一个食盒——红漆竹材的质地,四四方方的一个,有两层高。 沈朝颜从隔扇门进来,将食盒里的东西逐一摆上两人面前的食案,道:“这都是我专程做的,你看,鲜鱼粥、白切面、羊r0U汤、胡桃糕、鲜r0U包、葱油包、素面包……” 谢景熙蹙眉盯着眼前的事物,并不相信,“这些都是郡主亲自做的?” “嗯对!”沈朝颜点头,半点不心虚,甚至夹起一块胡桃糕塞给谢景熙说:“快来尝尝我的手艺。” “哦?”谢景熙挑眉,指尖一动,将印着“京记糕点”的一面翻向沈朝颜,叹到,“郡主好手艺。” “……”沈朝颜一噎,乾笑两声,目光落在手边那盅鲜鱼粥上,转移话题道:“那你尝这个粥,这个粥也是我亲自做的。” 不等谢景熙推拒,一只热气氤氲的白玉碗,就被递到了他跟前。 “别只吃糕,喝粥呀。”沈朝颜说着话,将食盒里其他的糕点一并取了出来。 谢景熙看着那双潋灩的眸,最终端起鲜鱼粥,小口地喝起来。也不知谢景熙是秉承着“食不言寝不语”的君子之风,还是单纯就不想搭理沈朝颜,这顿饭他吃得很是沉默。 烛火盈盈,虫鸣星稀,月亮升上来,食盒里的东西也慢慢见了底。有监生担心夜里谢景熙没有热水,便支起一个小泥炉,在上面温了壶清茶。 茶气氤氲,墨香弥漫的书室静谧,沈朝颜两根手指拎着茶盏,歪头看向身旁那个执笔的侧影。 月华和火sE交织,映成他脸上清冷的柔雾。 认识这麽久,沈朝颜也是现在才发现,谢景熙竟然生了双好看的凤眼。 眼角内收而眼尾上扬,重睑平而狭长,收尾处清淡的一挑,像写意水墨画上恣意的一笔,叫这一双眼无端多出几分峻峭的神韵。而更让沈朝颜不愤的是,这人明明是个郎君,怎得一对睫毛生得又黑又密?这麽垂着的时候,竟能映出火sE阑珊的一汪浅虹。 心里某根不知名的弦被拨动了一下,她忽然对眼前的人感了兴趣,连带他的过去都想探听。於是沈朝颜支肘撑着头,懒散散地往案上一靠,半笑着道:“话说我两也算是拜过一半堂的夫妻,这几个月相处下来,好像对彼此的过去还是一无所知。” 谢景熙没理她,她便又得寸进尺地往前挪进一寸,见他没有躲,才笑着说出下半句,“不如我们一人说一个,对方不知道的,关於自己的秘密?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