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皇后 (第2/2页)
烦了。 “朕听说你今早来请安过,可有此事?”萧恂在主位坐下,姿态闲散下来。 “回陛下,臣妾确实来过,见陛下还未醒来,便又折返了。”上官攸站在中间,未敢坐下,但回话的语气平静,姿态不卑不亢。 萧恂看了一眼桌案上的茶盏,而后道:“今后若来,不必吩咐下人晚些叫朕,皇后掌管后宫辛劳,莫要费太多心思在别的地方了。” “陛下乃一国之君,陛下身体康健重过臣妾辛劳,臣妾既为中宫之主,一国之后,定然是要为陛下身体着想的。” “皇后能言善辩思虑周全,这一点倒是像极了上官大人。” 上官攸心里一惊,藏在袖子里的手指攥紧了。 萧恂却没看她,只是端起下人刚上上来的茶呷了一口,而后道:“朕今日在朝中询问边关战役一事,朝臣又争论不休,唯有上官大人一言不发。” “但你母亲乃是我朝中书令,此等大事朕又怎能不过问她?你可知道她是如何回答朕的吗?” “陛下,后宫不得干政,臣妾不敢妄言。” “不敢妄言?”萧恂放下茶杯站了起来,“好一个不敢妄言,既然皇后不言,那就将这句话好好记住。” 上官攸抿了抿唇,而后低着头道:“臣妾谨遵陛下教诲。” 萧恂沉默的望着她,半晌,拂袖离开。 “日后无事不用再来请安了!” 上官攸刚抬起头便听见了这样一句话,她身子猛地僵住,再回头时连萧恂的背影都看不见了。 “娘娘…”冉婵有些担忧的扶住了上官攸。 “无碍。”上官攸叹了口气,让冉婵松开了手,走到主位上坐下。 她母亲贵为中书令,是扶持萧恂登基主要功臣之一,但坏就坏在功劳太大,位置太高,她又是中宫之主,难免惹得帝王忌惮。 更何况,若是她母亲是一开始就认同萧恂的也就罢了,多少能有些旧情让萧恂念着,可偏生并非如此。 若非萧恂自己脱颖而出,以决绝姿态出现在先皇眼中,她母亲又押对了赌注的话,恐怕上官家也不复存在了。 “娘娘,再这样下去,陛下恐怕更不会来坤宁宫了。”茺芝有些着急,今上方才那语气神色,压迫感太大,她在一旁听着都害怕,何况是直面今上的皇后呢? 上官攸低垂着眉眼,没有回话。 她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?但她却也不知如何讨得萧恂欢心,若她只需要全心全意的去爱萧恂也就罢了,但她还要顾全大局,为整个上官家考虑。 “陛下气我并非只是我管她多睡一事,而是不满我得知她去霜月殿才有此一举,说到底,陛下是在提点我莫要管她宠幸后妃一事。”上官攸看得明白,知道那一点小事还不足以让萧恂动怒,但小事背后包含的,才是触及了帝王的霉头。 更何况,她母亲也遭逢萧恂忌惮。 后宫不得干政是律令,但前朝后宫哪有不相关的? “霜月殿与冷宫无异,里面那位也不是什么好人,从前跟着靖王,也不知和靖王是什么关系,陛下怎么偏偏…” “茺芝!”上官攸低声呵斥一声,神色严肃了起来。 茺芝自知失言,连忙闭嘴。 另一边。 萧恂刚回到御书房便见方遂佝偻着腰进殿来请示道:“启禀陛下,靖王求见。” “闻伶过来了没有?”萧恂问身边的冉秀。 “回陛下,闻姑娘已经在后殿了。” “把她嘴堵住,绑在凳子上,着人看着,送到围屏后来。” 冉秀心里咯噔了一下,嘴上却应得很快:“诺。” “宣他进来。” “诺。”方遂应答一声,而后走到门边,直起腰杆大声唱诺:“宣,靖王觐见——” 殿外一身穿暗红色长袍的年轻男子闻言,连忙提起下摆,踏上台阶走进来。 “臣叩见陛下。”萧琮一撩下摆,跪下叩首行礼。 萧恂没理会,只继续在宣纸上写着字。 半晌,御书房里静得落针可闻。 萧琮保持着叩首的动作,眼里满是怨恨和不甘,复而他又掩盖住眼里的神色,再次叩首道:“臣萧琮,叩见陛下!” “咔哒”一声,毛笔被萧恂搁置在笔架上。 “五皇兄来了?你我兄妹之间何故行此大礼,赶紧起来。”萧恂这才拿正眼看他,像是才注意到萧琮一般。 “谢陛下。” 萧琮从地上站起来,有些局促的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袍。 “你今日来见朕所为何事?”萧恂坐了下来,看着她淡淡的问道。 萧琮心里有些拿不准萧恂的意思,也不敢做出太直观的反应,便只能试探着道:“臣…臣久未进宫向陛下请安,特此…特有此一行,臣愿陛下身体康健,是为我大衍之福。” 萧恂看着他,目光如炬,忽的冷笑一声。 萧琮身子僵硬,连呼吸都停滞了一瞬。 “你真希望朕身体康健吗?那为何在府中悲愤大骂,望朕暴毙呢?”萧恂语气平淡,甚至听不出一点怒气,却让萧琮感受到了惊心动魄的杀意。 咚的一声,萧琮膝盖发软,一下子跪在了地上。 屏风后的闻伶安静的听着这一切,在下一刻听见萧琮的求饶声后,有些无奈的闭上了眼睛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