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亲审 (第2/2页)
却被萧恂冷冷的扫了一眼。 “那朕问你,朕让你回京述职,你为何不回?” “臣奉命镇守南境,南境起战事,臣当以战事为先!” “你可知你这是抗旨不遵!” 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!” “那你战绩如何?” 卫骁不答话了。 萧恂站起身,朝着卫骁走了过去。 卫忻蓝心里一惊,却又瞥见萧恂今日带了佩剑,她有些慌乱想要跟上去,却冷不丁听见一旁敖津的声音。 “德妃娘娘。”敖津什么话也没说,只是轻轻的叫了她一声,神色冷淡,目光沉沉。 这是明晃晃的警告。 卫忻蓝扣着桌案的手指发白,最终还是跪坐回去,目光紧盯着卫骁那边。 敖津这才收回目光,安安静静的坐着,也不饮酒。 她气质沉静而稳重,身上有武将的肃杀之气,平时却不显,仿佛上了鞘的利剑,收敛了锋芒,只留威慑和厚重。 萧恂在卫骁的面前站定,居高临下的看着他,沉声道:“朕任命你为戍南将军,是为我大衍安定,朕召你回京述职,是体恤你戍边辛苦,也是为了解南境情况,但你干了什么?” 卫骁被萧恂这三言两语说得有些理亏,低着头不回话。 “南境有战事,八百里加急,朕难道不知吗?朕会置之不理吗?朕传给你的文书有没有说明此事如何处理?你却仍旧抗旨不遵,一意孤行,吃了败仗事小,损伤我大衍将士上千条性命是为大!”萧恂摩挲着腰间的佩剑,字字珠玑。 卫骁听到这里更加心虚,同时又有些愧疚,他之所以还想再打回去也是不甘心,他一时冲动,害了底下几千条将士的命,他自觉有愧,所以想打胜仗扳回来。 谁知道敖津来把他打了一顿,五花大绑的带回京城问罪。 “条条律律都是大罪,你让朕失望至极。” 卫骁猛地抬头,却错过萧恂对上了卫忻蓝担忧的视线。 “罪臣该死,但恳求陛下再给臣一个机会,罪臣愿将功折罪!” “将功折罪,你这性子朕还敢信你吗?卫骁,朕若不派人拿你,若是敖津拿不住你,你是不是还要带兵反了朕?” 卫骁和卫忻蓝皆是一惊。 卫骁还没来得及开口,卫忻蓝先坐不住了,她起身快步走到萧恂身边跪下,抓住萧恂的衣摆急切道:“陛下,阿兄虽然性子鲁莽,却一心为君从未有过二心,陛下要相信阿兄!” “卫忻蓝,朕方才跟你说过什么?”萧恂低头,看着扯着她衣摆求她的卫忻蓝,眼神像粹了冰。 “陛下…” “回去!” 厉声的呵斥,未曾留一点情面。 卫忻蓝松了手,有些怔然的望着萧恂。 “小妹…德妃娘娘,赶紧回去吧,阿兄的事不要你管。”卫骁担忧的看向卫忻蓝,见昔日一向高傲的小妹这般求人,心里有些不是滋味。 “朕叫你回去,堂堂德妃,这像什么话?”萧恂有些头疼,捏着剑柄的手指都紧了些力道。 卫忻蓝却倔强的跪在原地,动也不动。 萧恂觉得自己迟早被这兄妹俩给气死。 “卫骁抗旨不遵,你如今也不听朕的话,是也不是?” “臣妾不敢。”卫忻蓝应声回道,语气有些生硬。 她是心里有气,也是被刚刚萧恂冷声呵斥伤了心。 “德妃娘娘还是起来吧,莫要再气陛下了。”一道清冷的声音传来,让在场所有人皆是一怔。 萧恂皱眉道:“你怎的来了?” “来瞧瞧陛下,免得大病初愈又生一通气,再倒榻上去。”闻伶施施然的行了个礼,一贯的话不饶人。 不远处的敖津目光一沉,下一刻又落在自己面前的酒杯上,而后端起了酒。 被闻伶这么一打岔,卫忻蓝这才想起萧恂前不久还病着的事,还是被她兄长给气病的,当即气又消了几分,望了一眼自己兄长,终于还是服软了。 “臣妾知错,陛下恕罪。” 萧恂捏了捏眼角,原本打算对卫骁恩威并施,现下也被卫忻蓝打断了。 “陛下,臣忠君之心天地可鉴,绝无二心,此次是臣鲁莽,臣甘愿受罚。”卫骁说完,重重的将头磕下。 “卫骁,朕并非信不过你,只是此番太让朕生气了,你戍边不过两年,按例也不该回京述职,是德妃与朕说思念亲人,朕体恤她一番真心,才特许你年关入京,你却如此行事,朕如何不气?” 闻伶在一旁站着,身上的披风拢得紧紧的,连一双手也未曾露出,头上的兜帽也不摘下,听着萧恂这番话倒是悄悄勾了一下唇角,半句话没说。 卫骁闭目,暗道自己愚蠢,不仅辜负圣心,还连累了自己的meimei。 “臣罪该万死!” “你是该死!”萧恂冷声说着,在卫氏兄妹心里一颤时又话锋一转,叹了口气继续道,“但朕珍惜你这样的将才,若真要处死了你,朕心中也痛惜。” 敖津听到这里便知道该自己说话了,恰逢她也不知不觉的喝了三杯酒,再多也不符合她一直的坚持。 她直直的起身,走到萧恂旁边,弯腰见礼,又对闻伶拱了拱手。 两人对上目光,又默契的移开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