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15.国宴余烬父子对谈 (第2/2页)
心中思绪万千,却又归於平静。他深知,皇帝召见,必有深意,而这深意,或许与近日的国宴有关。 踏入书房,萧正瑀肃立行礼,声音恭敬而沉稳:「儿臣参见父皇。」 皇帝微微颔首,示意他起身。萧正瑀这才抬眼,见父皇身着宽袖龙袍,鬓角已见霜白,端坐於案後,指尖轻轻摩挲着一卷竹简,目光深沉而淡然。案上的烛火映照着他的面容,严肃中带着几分疲惫,却又有着不可动摇的威严。 「正瑀,这些日子以来,觉得国宴如何?」皇帝开口,语气平稳,并无太多威严,反倒带着几分探询。自国宴之後,他已听过许多朝臣的汇报,也见过各国使者送上的折函,然则,他仍想听听这个儿子的看法。 萧正瑀微微颔首,站得笔直,回道:「诸国来使,言辞虽恭,却各怀心思。北狄试探边防虚实,尤其是关於西北边境的驻军部署,他们的使臣也多次暗中打探。西戎言笑晏晏,表面上送来稀世珍宝,实则暗中试探我朝对南境的态度,似有意在南疆扩张势力。南蛮一派虽表达善意,送来异域珍奇,实则仍在观望我朝对北境之态度,其使臣言谈间多有试探,显然是想在西戎与我朝之间取得平衡。至於朝臣,」他稍作停顿,眼神微动,「亦在借此宴席试探各方局势,尤其是刘丞相与李将军,二人在宴上多有争锋,背後恐怕涉及边境兵权之争。」 皇帝听後,微微颔首,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笑意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「你的观察,倒也确实。」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,带着岁月沉淀的智慧,「这些年来,朝廷内外,暗涌不断,而各国之间,也是风起云涌。能看清这些,实属不易。」 他将竹简轻轻放下,发出轻微的磕碰声,目光落在萧正瑀身上,语气忽然一转,带着几分温和:「这些年来,你替朕分忧不少,凡事缜密,处事稳妥。朕心甚慰。」他停顿片刻,眼神微微变化,带着几分深意,「然而,你今年已二十有一,是否该为自己的亲事做些考量?」 萧正瑀闻言,神sE微动,眼底闪过一丝波澜,却又迅速平复,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,激起涟漪後又归於平静。他站得愈发挺直,却未显露半分异样,只是恭敬地回道:「儿臣以国事为重,尚未有此心思。」 皇帝轻笑,手指轻叩案几,发出轻微而有节奏的声响。他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,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:「国事重要,朕知你心系天下,然则亲事亦非小事。」他稍作停顿,继续道,「满朝文武、各国宾客皆知你尚未结亲,暗地里已有许多讨论。你母妃前些日子,也曾与朕提起此事。」 「母妃身T可好?儿臣因政事繁忙,近日咸少探视。」萧正瑀轻声询问,似乎想转移话题。 「她身T无恙,只是常常思念你。」皇帝微微叹息,「话说回来,前些日子的国宴上,各地佳丽齐聚,是否有遇到心仪之人?」 萧正瑀略微低头,眼神闪烁,静默片刻後,才平稳回道:「儿臣尚未有心仪之人。」 皇帝目光微闪,似乎看穿了什麽,语带审视:「当真如此?」 「是。」萧正瑀抬眸,神sE沉稳,眼神坚定,「儿臣目前无意婚配。」 室内一时寂静,只有烛火偶尔发出的轻微响声。皇帝望着他,似是要从他神sE间读出几分端倪,眼神如炬,彷佛要穿透他的心防。然而萧正瑀一如既往,目光平静,面容沉稳,毫无波澜,彷佛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。 沉默片刻,皇帝忽然轻轻一叹,声音低缓,语气平静地娓娓道来:「当年你与西梁公主的婚约,原是两国联姻之策。」他的目光似乎投向了遥远的过去,「此事原本由太后一手安排,西凉王妃乃太后娘家远亲,那时边疆动荡不安,西梁北方常有外族入侵SaO扰,两国为了稳固邦交,这才有了这桩婚约。」皇帝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追忆,又有几分惋惜。 说到此处,他微微一顿,眼神中掠过一丝难言的慎重,甚或带着一丝试探:「然三年前太后已先逝,西凉公主亦…。」他的声音渐弱,未将「亡故」二字说出口,只是用沉默代替了这个残酷的事实。 萧正瑀闻言,指尖微顿,面容却保持着沉静,只有眼底深处,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样,如同冬日里的一缕寒风,转瞬即逝。他并未接话,只是静静地立着,彷佛这段往事与他无关。 皇帝未曾直言「亡故」,只是顿了顿,轻轻摩挲手边的玉垫,语气似是随意,却又透着一丝探寻:「若她还在,如今也到了适婚之龄。」 烛火摇曳,影子微微晃动,御书房内一时静得只剩灯芯燃烧的细微声响。空气似乎凝固,时间彷佛停滞,只有那不断燃烧的烛火,在悄然记录着这一刻的静默。 萧正瑀神sE未变,眼底的思绪如同深海,既未承认,亦未否认,只是静静地立着,如同一座雕像,未有回应。他的沉默,胜过千言万语,彷佛无声的抗拒,又像是无言的哀思。 皇帝望着他,似乎早已预料到他的沉默,嘴角g起一抹若有似无的深意,目光中带着几分了然,却不再多言。他伸手,轻轻抚平案上的书卷,语气转为平和:「罢了,既然你心意如此,朕便不再多问。但你要记住,无论是为国,还是为己,亲事并非全然无关大局。」 「是。」萧正瑀拱手应道,声音平静如水,眼神却深沉如渊。 皇帝看着他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,既有关切,又有慈Ai,还夹杂着一丝难以名状的担忧。终究,他没有再多说什麽,只是轻轻一叹,挥手示意:「退下吧。」 萧正瑀再度行礼,动作规矩而标准,转身离去,脚步沉稳而坚定。踏出御书房的那一刻,夜风微凉,拂过衣袖,轻抚他的面颊,如同一个无声的慰藉。他的神sE依旧平静无波,彷佛这番对谈未曾在心湖激起丝毫涟漪。 然而,无论他如何沉稳,终究逃不过皇帝对他的关注。 夜幕之下,烛火依旧摇曳,御书房内的皇帝静静伫立,望着远方,若有所思。窗外,皓月高悬,清辉洒落,映照着这座深g0ng,也映照着人心深处那些难以言说的思绪与秘密。 他轻叹一声,目光中透着深邃。 烛火忽明忽暗,如同那未明的前路,充满变数,却又蕴含无限可能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