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13.琴音杀伐?疑云初现 (第2/2页)
後,轮到大齐贵nV,她们各自展现才情。有人抚琴《春水潺潺》,琴音温婉和雅,如春风拂面,细腻绵长;有人弹奏《荷塘月sE》,音律如夏荷摇曳,清新脱俗。这些琴音柔和细腻,尽显中原nV子的内敛与端庄,既有文化底蕴,又见家学渊源。 殿内一位俊朗青年,身着墨蓝sE锦袍,玉冠束发,正是萧正瑀,他静静聆听,目光沉稳。作为大齐皇族,他自幼饱读诗书,琴棋书画无一不JiNg,对各国音律亦有独到见解。此刻,他不动声sE地评判着各国仕nV的琴艺,心中已有高下之分。 琴音各异,皆蕴藏着各国风情,或热烈,或柔和,或沉静。表演接连不断,阅听者如痴如醉。然而,当晏常新起身,走向琴案时,宴殿内却微微一静。 北狄之nV,亦善琴音? 众人心中俱是疑惑。北狄素以武勇闻名,那里的nV子多豪放不羁,鲜少JiNg通琴艺这等柔美之技。更何况,晏常新虽为北狄使团中的显贵,却甚少在公开场合展示才艺,今日竟要抚琴? 晏常新并未在意众人的目光。她身着素净的月牙sE长裙,发间只簪一支镶着蓝宝石的银钗,显得格外简洁清雅,与北狄nV子的惯常装束大相径庭。她未多言,只是款款落座,玉指轻搭琴弦。 下一瞬,一声琴音骤然响起,打破殿内短暂的沉寂。 ——铿然有力,宛如风雪骤临。 一曲《长风啸雪》,在她指间流转。 北境之音,苍茫而雄浑,不似南国的绮丽,也不同於西戎的辽远,更异於中原的温婉。那琴音宛如北境狂风呼啸,夹带冰雪翻飞,时而如烈马奔腾,时而如孤鹰振翅,带着一种不屈的决绝。 然而,在这苍茫与决然之间,却隐隐透着一抹压抑的凄凉,彷佛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。琴音中暗含的情绪如此复杂,既有对故土的眷恋,又有对命运的抗争,还有难以言喻的哀伤与执着。 琴音翻涌,萧正瑀的眉头微蹙。 这音律…… 他心中一动,细细倾听。她的琴声,带着难以言喻的悲凉,仿若长久囚困於风雪之中,挣扎求生,却无人应答的孤寂。那琴音中的情感波动极为复杂,时而激昂,时而压抑,时而似乎要爆发,却又生生压下。 这样的琴音,与一般北狄nV子的豪放截然不同,反而更像……更像是大齐西方一带的风格,尤其是西梁一带的独特音律。 他心中疑云渐起,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晏常新身上。 她仍旧端坐,眉眼静谧,似乎全神贯注於琴声之中,对周围的一切视若无睹。指尖在琴弦上流转,灵活而JiNg准,彰显着多年的苦练。然而当她轻扬左臂调整琴弦时,烛火微微一晃,映照出她手腕上的一丝异样。 他的目光微不可察地一凝。 她左手腕上的衣袖微微滑落,露出一截白皙的肌肤。 那里,有一道淡粉sE的伤疤,细长且深,宛若曾被锐器割开,後来虽然癒合,却留下了永久的印记。那伤疤位置特殊,恰好在手腕之上,当衣袖微掀,粉sE伤疤却清晰可见。 琴音缭绕,扣人心弦,但真正让萧正瑀心头微震的,是与那道伤疤相依的红sE印记。 那像是一枚残缺不全的胎记,呈现出不规则的红sE,如同一片薄雾般浮在肌肤之上。伤疤虽与那枚残缺的红sE印记交错,红sE印记却隐隐透出一个凤凰的形状—— 像是一只y生生被开了口子的凤凰。 心中某种猜测一闪而过,萧正瑀的指尖微微收紧,暗中握住了衣袖下的扇子。 这道印记…… 他依稀记得西梁王室的族徽,正是凤凰之形。那是大齐西方的一个小国,十一年前曾因一场意外大火而衰败,王室成员尽数亡故,至今已成历史尘埃。然而,据说西梁王室的成员,皆有凤凰胎记,位置和形状各异,是血脉相传的明证。 琴音渐止,最後一声落下,余韵仍在殿内飘荡,久久不散。 众人如梦初醒,纷纷拍手赞叹,对这位北狄nV子的琴艺刮目相看。有人惊叹她指法JiNg湛,有人赞她音律独特,更有人感叹那琴音中的情感之深,令人动容。 晏常新起身谢礼,神情依旧平静,彷佛方才那激荡人心的琴音与她无关。 然而,萧正瑀却无心聆听众人的赞美。 他的目光始终落在晏常新身上,心中涌起一GU异样的情愫。那琴音中的悲凉与决绝,那手腕上的伤疤与印记,以及她不同於北狄nV子的气质与举止,种种迹象交织,g勒出一个不同寻常的谜团。 这北狄nV子的身世,恐怕……远b表面来得复杂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