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番外赴约如期(4) (第1/2页)
日已近午,昆华工校的宿舍尚未整理完工,瓦砾土石堆在空地上,一片萧条。 程教授躺在临时搭建的棚屋里,心烦意乱地喝了几口小米粥,忽听外面一声欣喜若狂的呼唤: “程先生!德赛回来了!” 程教授搁下碗,踉踉跄跄地冲向门口,只见nV儿好端端站在青天白日下,狼吞虎咽地啃着一块g米饼,虽灰头土脸,却JiNg神十足。 他一把搂住宝贝闺nV,老泪纵横:“孩子,你mama要是还在,看见你这副样子,她得多难受啊!你怎么吃得了这样的苦,都是爸爸不好,早知道把你送到美国……” “爸!爸!别使那么大力气!我噎到了!”程德赛费力地咽下米饼,“你这说的是什么话,就是条件再差,咱们也能建设好,怎么能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贪图享受?” 程教授含泪点头:“好啊,你是个懂事的大人了。”他捂住嘴咳嗽几声,见nV儿关切地望着自己,往外探头问:“是谁找到你的?我要好好谢谢他。” 昨天出去找人的同学在外面应道:“程先生,我找遍了全城也没见到,都报警了,可警察这会子根本无暇理,没想到回来时在文林街碰上她,就一块儿回来了。” 程德赛惭愧:“你的脚踏车坏了,等我存够几个月的家教薪水,赔你一辆。” “不用,不用!”那男生腼腆地挠挠头,嘿嘿一笑:“听说程先生和文学院的闻先生私交甚好,可不可以请他给我刻一方象牙章?我NN六十大寿,想送她件寿礼。” 程教授自是一口应下。 同学走后,程德赛向父亲一五一十地说了经过,从被日军绑架讲到如何逃下山、找到警察报案、在公署里讨了点食物吃,连那只神奇的乌鸦也没漏过。 “爸,乌鸦会说话吗?” 父nV二人面面相觑。 翌日,欧洲名着选读课照常开讲,刮风漏雨的教室里座无虚席,满堂喝彩。 这门课最受欢迎,有许多其他院系的同学来蹭,程德赛在课后如愿逮住了一个生物系的同学。 “……我不知道。” “你不是学生物的嘛?” 同学翻了个白眼,“我学生物,就必须知道乌鸦会不会说话?” 程德赛觉得他不太专业,指着地上的花草考问:“这是什么花?” 同学又翻了个白眼,不理她,走了。 旁观的同学捧腹大笑:“你不妨去问问陈先生,他是研究动物的专家,在那边呢!” 程德赛二话不说,还真跑上去问了。这位教授曾在康奈尔大学和哥lb亚大学进修,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中央大学和清华大学,他的导师还获过诺贝尔生理医学奖,问他准没错! 陈桢教授戴着眼镜,穿着西装,看起来温文尔雅,听了她的问题,并没有嘲笑她小题大做: “乌鸦、喜鹊等同科鸟类都会模仿外界声音,但它们很少被驯养,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它们会学人语。鸟不用舌头发声,而靠鸣室,所以叫声变化极多,人语对它来说只是外界音的一种,理论上它能学得很好。根据你的描述,我推测那是一只渡鸦,就是Ail坡诗里写的‘Raven’,它非常聪明,T型大,寿命也很长,野外能活十几年,如果被驯养,能活几十年。” 陈教授又谦虚道:“我对鱼类有一些研究,对乌鸦所知不多,这只是我个人猜测,云南多森林,进化出新物种也不是没有可能。” 程德赛谢过教授,总算了却一桩心事。看来造物之神奇,宇宙之变化,仅凭一人之力是无法领略的,只有多读书、多提问了。 这时,一个nV同学抱着书跑来,一拍她后背:“愣着g嘛?还不排练去,剧艺社的大伙儿都在等你呢!社长说了,这话剧非得演好不可。” “来了来了!” 六月初的一个傍晚,文学院的燕卜荪教授拎着两瓶酒出了校门,沿着巷子往北走,在饭馆门口停下。 夕yAn醺醺然染红了凤翥街,一个穿西装的男人站在街角,在霞光里向他挥着帽子。 “老兄,真没想到在中国见到你!你来云南做科研也不跟我说一声!” “你的眼镜怎么了?” “嗐,喝醉了,把眼镜放到皮鞋里,早上起床一脚踩碎,只剩一边了。” 半个月没有空袭,市井生活正在恢复。老大爷摇着蒲扇坐在门边,好奇地看两个外国人走进店内,其中一个熟门熟路地吩咐伙计:“来两碗过桥米线。” “老规矩,我不吃会飞的。”男人补充。 燕卜荪摆摆手:“腰片的才好吃,我一般都要鱼片和猪内脏。” “看来你很适应中国的生活。”男人打量着四周的设施和短小JiNg悍的当地人,由衷地感慨。 “适应嘛,也谈不上,每个地方总有各自的好坏。要说教学设施,还是英国一流,但那些人——你知道,不太看得起别人。前几年我在东京教书,日本的学生很尊敬我,只是英语听力差,也不敢放开表达,现在来了中国,学生的听力倒是好多了,却嫌我板书写得太快,来不及抄。不过中国学生的素质很优秀,放在英国也毫不逊sE。” 男人道:“我前些日子遇到一位你们学校的nV同学,她英文很不错,能背诵莎士b亚的台词,学号是N2365,不知你认不认识?” 燕卜荪道:“学号N开头,学籍就是南开的,是一所天津市的私立高校,因为前年被日本炸毁,所以合并到联大了。不过这里英文好的nV孩多着呢,我怎会每个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