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44.卿心意昭昭(1600字) (第1/1页)
作别后不复相见,则见字如面。 萧卓出了庄子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袱,拆开赵晴儿写给她的信,就着月sE一封封细细品阅。 没想到小小青娥居然日日写、夜夜书,花鸟虫鱼、诗词歌赋;古往今来、天南地北,可劲儿地耗费笔墨。 她甚至在纸墨上作起了文章,将“香”窨进墨里,将“纹”制进纸里,张张花笺无不JiNg致又香气四溢。 只不过它们被收在李施施柜子里好几个月,味道变得浅淡。萧卓略感遗憾。 “晴儿,你在哪儿?” 从信的内容来看,她时而在南,时而往北,迥隔霄壤,迥然有别。 一封写的是——h鹂娇啭泥芳妍,杏枝如画倚轻烟、锁窗前。 另一函则道——北风其凉,雨雪其雱。 同一时节两地却是全然不同的景致,新鲜倒是新鲜,奈何此般让萧卓m0不清她所走的线路。 美人儿似乎有回到过汴京,但接着又马不停蹄去往了西北苦寒之地。 萧卓不禁心问,她与谁去的?兵荒马乱怎敢跑来奔去? 诚然信中除了描绘景致,还有其他,诸如风土人情所见所闻,以及含蓄的悲语。 “陌上柳sE绿,君音信久杳,日日登楼眺,次次泪眼穿。” 娇滴滴的美人儿满腔热情,却从来不曾得到她的回音,大抵又生闷气了。 可李施施怎能让两人传情达意? 一来一回数月有余,韶华便不动声sE地于一封封花笺里穿梭流淌。 开怀、悲伤,喜怒哀乐莫不付诸于笔端,但仅限于风花雪月,“正事”不谈,生怕搅了纸间静美。 萧卓感慨自己替瓶儿与三娘把户籍纸换了出来,唯独晴儿的还牢牢掌握在李施施手中毫无办法。 晴儿的奔波可知不是李施施下的命令? 李施施断然不会轻易放手的。 怪只怪自己早早把底牌亮给李施施看,弄得现在尤为被动。萧卓好不懊恼! 这边花笺一封封欣赏完,那边还有一大把香囊。 原本萧卓以为香囊是瓶儿和侍nV们闲来无事做着驱蚊用的。 哪知仔细一瞧,上面皆绣了个“晴”字。 “是晴儿做给我的?”萧卓惊喜又不解,“何以做如此之多?” 她不禁想起《定情诗》里的那句——何以致叩叩?香囊系肘后。 真的吗? 馨香一缕,情丝一寸。她必是要她腰间、肘后、床帐,甚至车辇上都有她亲手缝制的各sE香囊。 心思传达得如此优美而含蓄,卿心意昭昭也。 想通了,心明了,萧卓卧在粗大的古木翠绿间披着月sE,闻着素香入眠。 直到…… “啾!” 唳声,抑或是尖啸声响起,石破天惊,把她惊醒。 她睁了睁眼,见日光刺眼,复又沉沉地睡去,不管鹰击长空而来。 雀鹰带来了一条Si蛇。 它把它径直丢在了萧卓身上,随即降落在她身旁,翅膀扑棱扑棱直响。 萧卓半梦半醒之间一看,身上那玩意儿血r0U模糊,惊得一抖,Si蛇跌落。 雀鹰展翅追上用嘴一叼,仰头囫囵吞下。 看它那模样仿似在说——你不吃还嫌弃,那我便不客气了! 萧卓抹了抹衣裳,血迹擦不掉,只好无奈地对雀鹰说:“你吃的东西本将军吃不惯,以后莫要给我带了。” 雀鹰从小被她“放养”,养在她身处之地的百里范围之内。 她镇守边疆时它给她叼蝎子,她回汴京它就给她叼Si耗子。 如今在这西南Sh热之地,蛇虫鼠蚁甚多,它又“入乡随俗”给她送来Si蛇。 萧卓哭笑不得。 自然,除了蛇还有“任务”。它腿间夹有她父亲写的寥寥几字——替为父定边关。 “定边关?”萧卓皱了皱眉。 时闻李施施所言,那时他父亲冒着宵禁被S杀的危险去往秦楼楚馆就为了欣赏赵晴儿跳的一支《定边关》。 之后他便和她母亲说要纳新夫人。 于是有了后头的兰阁相约,也有了她和赵晴儿时隔十年的重逢。 萧卓真不知该感谢她父亲还是气他。 “定边关”这三个字难不成是他故意写来气她这个nV儿的? 按道理,他应当对她的心思不知才对。除非…… “除非母亲告知……” 她母亲的心思一贯难猜,也不知对她心悦于赵晴儿这事儿的态度几何。 不离十是反对! 毕竟,有了少年君主刘盎的真情表白与提亲,她母亲恨不得她立马脱下戎装换上nV装,入g0ng侍奉,然后母仪天下。 “nV装……” 萧卓看了看身上的裳裙,m0了m0赵瓶儿给她绑的花里胡哨的发髻,无奈地摇了摇脑袋。 这样的打扮她适应不了,更莫提和男子亲近了。 她早早就清楚自己的喜好,对刘盎从来只有友情,哪怕用后位和储君之位来交换她也做不到。 只是那次拒绝了刘盎的提亲之后,困在庄子里闲来无事时总能从李施施嘴中得知老友的近况,颓废而混乱……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