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29 (第2/2页)
温慎行就从旁看着他动笔的模样。他很少主动谈起自己的过去,温慎行所知道的他几乎只来自潘姨、顾锦心的信和柯佑尔。 他不知道是什麽使顾锦言松了口,是酒JiNg还是圣诞节,但他下意识咬住了牙。尽管这是顾锦言第一次主动提起他的寄养家庭,温慎行根本止不住惊讶,却还是努力别把那份讶异全写在脸上。 或许是酒JiNg悄悄地蒸红了他的脸颊,顾锦言的侧脸裹上了一层窗外灯火与星光後更显柔软,眼里的冰也都化尽,温和得像夜里无波的湖面。 依温慎行对他的了解,这或许是顾锦言在人前最放松的模样,於是他意识到这是他不可错失的机会。 他小心翼翼地点了点地板,谨慎地对顾锦言b道: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? 顾锦言看过来後缓缓地点了点头,温慎行便拿起了纸笔写道:为什麽顾家收养了你,却把你留在加拿大? 顾锦言看完微微蹙起了眉。那让温慎行心里警铃大作,担心起自己是不是太冒进。但一会儿後他的眉头舒展开来,在温慎行讶异的目光中接过了纸笔,缓缓写了起来。 顾锦言的故事很长。他写了几句後会把笔记本转向温慎行,却始终把纸笔拿在手里,温慎行就坐得近了一些去读,等他读完顾锦言就继续写。 ——我mama身T不好。我父母结婚之後为了求医而来到温哥华。我在那里出生,但我mama在生我的时候过世了。 温慎行才读了第一句就愣住了。他抬手问了顾锦言的生日,顾锦言便回答:一月六日。 那让温慎行的心瞬间揪成了一团,他拿过笔写:所以你不过东正教的平安夜? 顾锦言笑得有些哀伤,点了点头。一月六日不只是东正教的平安夜、顾锦言的生日,还是他母亲的忌日。 那是他刚被寄养给谢尔盖和卡蜜拉的第一年。早在十二月初,圣诞气息开始弥漫大街小巷时,卡蜜拉就说他们家依然照着俄罗斯时的传统生活,多数节日都照着东正教的习俗过,其中也包括平安夜和圣诞节。 一月六日那晚,他知道平安夜是家人团聚庆祝的节日,所有人都应该要开心。顾锦言也很想,却还是忍不住在晚餐时掉了眼泪。那个被寄养时才满四岁不久、一次都没哭过的小男孩,在平安夜当晚、摆满圣诞佳肴的餐桌上哭得满脸是泪。 後来夫妻俩才知道顾锦言的生日正是一月六日,那天他母亲因为难产而过世了。 於是往後的每一年,他们家便改过起西历的平安夜,一月七日再过圣诞节。 那是夫妻俩的温柔,不想让悲惨的身世剥夺了顾锦言感到快乐的权利,就算只有一天也好,尽管他们之所以和顾锦言相遇,就是因为他的不幸。 ——後来我爸爸也病倒了,在我三岁的时候开始卧床不起。他在那时连络上了顾家的老爷,希望他可以接手照顾我。 顾家老爷以前是军中高官,而顾锦言的亲生父亲是他军校时期的好友,是潘姨说过的。 ——他带jiejie来温哥华看过我,所以才会有你看过的那张照片。 ——原本他们约好了。如果我爸爸过世,老爷就会正式收养我,把我接回国去照顾。但我四岁的时候发了原因不明的高烧,烧了三天三夜,醒来时就发现我再也听不到了。 ——我爸爸的病情在知道我聋了之後急转直下,不久就病Si了。老爷打消了接我回国的主意,让我留在加拿大,透过政府机关找了寄养家庭,每个月寄钱过来。 顾锦言还想再写,温慎行却伸手按住了笔记本,轻柔地将纸笔都cH0U了过来。 他感觉只有这麽做,找点事让他的手忙着,他才不会忍不住去触碰顾锦言,搂住他的肩膀,或是紧紧地将他拥住。 他早就想过顾锦言的过去或许会很令人心酸,却依然无法克制。 温慎行颤抖的手在笔记本上写:你不恨他吗? 他不知道顾锦言恨不恨,只知道多年後叙述着这一切的顾锦言有多平静,他就能有多恨。他们不是约好了吗?老头子凭什麽因为顾锦言聋了,就把他随便扔在加拿大? 顾锦言想了下,拿回了笔记本写道:不恨,但我曾经很怕他。 那时顾家老爷年届耳顺,一生求子而未得,终从病重的友人手中领养了个儿子,却没想到是个聋的。 後来顾锦言十七岁时,老爷也开始卧病在床,他从那时开始利用寒暑假往返两地。 ——老爷也问过我恨不恨他,因为他认为我在加拿大可以接受更好的聋人教育,就把我扔在那里。我说我不恨,他供我生活衣食无虞,也对我没有期望,权当只要我还活着,他就尽了对我爸爸的责任。他也没想错,所以我不恨他。 嘴上说得好听,但事实就是他不想要一个聋孩子、觉得听不到就是一种残障,将来不仅不可能有什麽大成就,照顾和相处起来还很麻烦。他把顾锦言留在了海外,就当作眼不见为净,谁都不会伤害到谁。 顾锦言不是不知道他对老爷来说可有可无,只是不愿意戳破,就这麽和顾家老爷演了十五年、虚有其表的父慈子孝。 温慎行又b了手语说:可是你说你很怕他。 顾锦言深深x1了口气,从他动笔的样子都能看出他的语重心长:因为在收养我之後,老爷唯一一次到温哥华来看我是为了b我装电子耳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