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初见时,他还是明媚娇俏的少年 (第1/2页)
宫墙夹道内阴郁潮湿,空气凝重的像豆腐般,被宫墙切作一块块。 黑发如瀑,阔背剑直,青年走得沉稳,神色隐在阴影里周身却散发着凛凛寒气,散发着威压疏离的气场。旁边领路太监脚步声窸窸窣窣。 “荣小王爷,”太监嗓音尖细还夹杂着谄媚,“这会子皇上该是与王爷还在谈。待会得烦您等一会了。” “嗯。” “实在是皇上先前一直惦念。说是有三年多没见,小王爷定是长高了不少。朝阳公主过世得早,您也总往外跑不在京,一家人难能聚聚。还好是老王爷还愿赏脸,一年进上一两次,不过也大多是商议正事,难得叙旧。”那太监顿了顿,“这不前脚听说您回来了,后脚便急急昭您入宫了......” “皇帝舅舅近些年可还好。” “皇上一切都好。就是年纪大了,总盼着能与小辈子侄们多聚聚。” “嗯,知道了。” 见身边人只是客套一番再无说辞。没了反应,太监小心瞥着脸色,硬着头皮继续劝道,“您每次一走便是两三年,皇上也知道您的性子,京城怕是栓不住您,便是回来也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,一个没看紧便又找不着。见您一面实在是难。这回回来了......这回回来了,说什么也是要让您多来皇宫走几趟的。您可别烦。” 他这等底层腌臜,不过是他人喉舌,自是不敢擅做主张多嘴多舌的。 见少年人脸色总也阴晴不现,暗想劝不动便罢,非自己能为,自退下了。偌大的院子只剩荣辞一人。 白墙灰瓦环了九百方尺天地,砌得却是歪歪扭扭。不知说是天然去雕饰的好,还是得评价句这皇宫里竟也有如此上不得台面的地儿,真是贻笑大方了。 荣辞环顾四周。 这宫里他虽自小随父亲来过不少次,但大多到正殿,要不就直接被领了去御书房,后宫的重重宫闱他怎么也不能说是熟悉。如今被领来这处,不知是什么地方,看上去倒是与那一重重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后宫深院不同。 院子邻了穿过皇宫的唯一一条运河,悄声坐落在宫内西南偏僻的一角。威严的皇城内,有这么一处存在可谓突兀,这里的东西对上威严的皇城,都被衬得有那么些好笑。小院墙外的东处竖了一挂秋千。那秋千担架虽牢固,却不笔直。上面还缠了圈圈经年未被人打理的藤蔓。枯黄的落叶兀自落在破木板做的寒酸坐凳上。 也不知,这是何处......一个小太监为何带他来这样一个地方等着。 许是邻水而建,又有江南水乡的精致小巧,这么处院子却是正配这将雨的天。 透亮清凉,散尽了宫墙内的阴郁。 不远处还有座凉亭,上提匾额“招凉榭”,真当是招凉。呵,荣辞一笑,走了过去坐下来,不客气地拿起石桌上的壶,给自己斟了杯茶。 望着眼前的景色喝了一口。前方水面的倒影,被风吹荡开圈圈波纹。 皇宫上下,这一处他倒是不讨厌。 吱呀。传来门被推开的声音。然后是几声杂乱的脚步声。 “三哥慢着,等等我。”少年人的清脆打破了宁静。 闻声荣辞转头,看到一青一白两个少年从屏墙的门洞中出来。一前一后对上他,皆是一愣。 身着白皮的少年还在绑他那披衣的系带。虽不认识,但他身前半步之人荣辞是认得的。那人墨发秀丽,一眼看去很明显是汉人。但鼻高眼深,唇薄且锋利。面容中混着些许异域特征。琥珀色的眼瞳,微微上挑的双眸,狡黠,如枭鹰之瞳。金丝穿线,袍衣夹袄。虽是青色,但丝毫不掩衣料的华贵和所穿之人身份的尊贵。玉佩垂丝,右腰侧还别一匕首,上面的宝石反着微光。正是都传闻不日将被册封为太子的三殿下。 “三殿下。”荣辞瞬时回神,垂眉弯腰行礼。 “哎荣表哥,这处算私下不必拘束了。叫我三表弟就好。快起吧。” 样貌虽无不同,但眼前人,却看不出荣辞先前见的半分影子。 外人前的三殿下虽也是万般心眼,但都装在肚子里,端得个含蓄机巧、端庄贤顺。 眼前人却全不再藏着。好一副快言快语之舌。说话都是笑盈盈的,脸上狡黠轻佻之色不藏半点。 实实地抓住荣辞胳膊把他抬起来,半点不虚。接着拍了拍已经上前走到他身侧的少年,道,“七弟,荀念,荀让白。” 刚才发出那声清脆的声音的少年也是一礼,“表哥好,弟弟荀念。” 一席白衣入眼。他衣着不似皇子规制,样貌甚至有些雌雄莫辨,白袍飘飘仿佛与白皙的肌肤融为一体,眼含笑意的眸子正弯弯地盯着他,正像那滩散开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